五一节想必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可是江浙沪的小伙伴们却遭遇了一场大雨,只能待在家中。我给大家推荐了几部经典级别的户外电影,看完朋友们都大呼过瘾。虽然自己不能时刻在路上,让眼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户外旅行也同样享受!
这是五个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故事……
1、《荒野求生(Man vs. Wild)》:还有贝爷不能吃的么?
《荒野求生》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写实电视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主持,每集他会走到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
在每一集的《荒野求生》中,贝尔会将自己困于一处野外目的地,那里经常是游客迷路和遇险的地方。他会空降到热带雨林,然后沿绳滑下至沙漠或湖泊,以及登上美洲最高和最荒凉的山顶。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贝尔会利用其专业的求生技术,设法逃离险境。荒野求生节目中比较实用,也比较精彩的节目很多,其中最过于让观众受刺激的可能就是荒野求生之中的食物篇了,生吃鼻涕虫、蛇蛋以及各种昆虫,让我们感觉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它同时也教会了我们一些生存的道理,在荒野之中,活下去才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到一边。
影片的取景几乎遍布了全球各地的野外环境,从雨林到沙漠,从盆地到高原,从天寒地冻到酷热难耐。所以除了观赏贝爷在野外如何求生,我们还能一览全球美景。
当然你可能光顾着看贝爷吃的东西了。
在所有喜欢贝爷的人群中“鸡肉味,嘎嘣脆”应该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了。相比于其他的求生技巧,怎样在户外获得食物,什么可以吃,好不好吃才是这个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面对每期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食物,“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男人”这样的称号当之无愧啊。(千万不要在吃饭时候看,要不然你可能一点胃口都没了)
2、《转山》:骑行进藏已不是时尚
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书。
台湾青年张书豪在大四毕业时,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正处在迷茫期的书豪意外发现了哥哥留下的骑行日志,这个不骑车的青年萌生了骑行滇藏线替哥哥完成未竟心愿的想法,在经历了女友的离去后,他义务反顾奔赴丽江。走过了丽江,德钦,有了未见雪峰的遗憾,见识了淳朴藏民的依依惜别,在面对队友的突然离别后,张书豪必须独自前行……
作为一名被朋友拽进影院的观众,影片还是带给了我足够的震撼,但是坐在一旁喜爱骑车的朋友却是吐槽不断。当我问他后悔买票么,他说:我后悔带你来看。因为转山这部影片其艺术性远大于真实性。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是近年来国产户外题材影片里比较出众的了,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进藏热潮。
其实推荐此片我的心情是很矛盾的,片中“骑车就是这下场”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但作为“国内首部体现藏地骑行的影片”片中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却又很有吸引力。一部影片让你对骑行有所了解,也许你也会从此被它所吸引。路还在那,可能修好了;山还在那,可以看见了;拉萨还在那,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3、《垂直极限》: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在一次登山运动中,彼得的父亲为了让他成功获救,毅然选择割断绳索,坠崖身亡。由于内心的痛苦阴影,彼得放弃了登山事业,并由此与同是登山运动员的妹妹不欢而散。 之后妹妹在一次挑战喜马拉雅山脉西麓高耸入云的K2峰时遇险,全队困在高峰上的岩洞里。由于食物与药物的紧缺,他们的生命岌岌可危。为了营救妹妹,彼得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登上喜马拉雅山,展开与时间的竞赛和对自然极限的挑战。
《垂直极限》以雄健粗犷却又不乏温情细腻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雪地救援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影片在国内公映时我才10多岁,对于一个黄毛小儿,观影之后唯一的感受就是:震撼。攀岩和登山这两项危险而迷人的运动从此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古人云:无限风光在险峰,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除了展现了攀岩和登山的魅力,影片中也有不少悲情时刻,凸显了户外运动中不可预测意外的可怕性。年幼的我只是觉得:这些人的运气太差了!而现在的我则会想:no zuo no die,有些意外完全可以避免!(当然如果成功商人不去冒险登山,也就不会有这个电影了)
作为一部电影,其自然需要一些噱头、矛盾来引发高潮。主人公遭遇雪崩时,掉落冰裂缝后的求生戏码最大程度的展现了人类的求生本能。影片当然有夸大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弱小,登顶珠峰之路上的尸体仍在警示所有的登山爱好者,对自然要抱有敬畏之心。
网络上有很多热心网友和登山、攀岩爱好者说影片漏斗连连,根本就是一群傻X。我认为,这部影片的受众是一般人群,能让他们了解攀岩、登山,了解户外风险、了解不要自己作死就足够了。
4、《荒野求生(Into the wild)》:歌颂的是精神,而非行为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传奇故事。
克里斯托弗家境优渥,是亚特兰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优等生,前程似锦。但是,他从学校毕业后,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给慈善机构,去阿拉斯加寻找自我。在家人的劝阻声中,他踏上了回归自然的慢慢长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数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战,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他以坚韧的毅力,实践着寻找自我的梦想……
“我想那么年轻,干净 ,那么寂寞地生活着。直到自己可以毫无防备的突然失踪在马路上的那一天。”看似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后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短短两句话就可以概括这个故事么?错!影片是大学时朋友推荐给我看的,三个半小时的电影,我觉得看完后对人生的体悟又深了一层,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
“在你的生命里有件必要的事情,就是并不一定要强大,但是要感觉自己强大,至少一次,能让自己活在人类最古老的情况下……面对那些又聋又哑石头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帮你,除了你自己跟你的双手。 ”
影片的配乐、主演的表现等这些优秀的元素在全局内容和深层精神面前已经不值得一提了。(其实是我词穷了)
死亡是一个悲剧的时刻,一个应该绽放光芒的生命的终结是那么的让人扼腕叹息。影片最后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说,快乐只有被分享才是真的,可我纳闷儿,不正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相遇带来的美好体验,完美的教会了每个人孤独的含义?说点实在的吧,此片绝对是硬货,大菜,看后包你沉思一下午!然后再看一遍!
5、《山地自行车之旅(Life Cycles)》: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加拿大山地自行车摄影师Derek Frankowski和电影人Ryan Gibb联手执导拍摄的纪录片《山地自行车之旅》,讲述了关于山地自行车及其文化的精彩故事,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饕餮盛宴。
Derek Frankowski与Ryan Gibb耗时三年时间,行走在壮阔的山间原野,利用春夏秋冬的XC路线越野骑行、稻田里BMX骑行、公路之旅等极为震撼的视觉之旅,展现了在自然环境中骑行的与众不同的强大吸引力。本片使用4K超高画质摄像机进行拍摄(十几G的超清版观感极爽),记录了山地车从创建到消逝的全过程,用充满张力的镜头捕捉着山地自行车的独特魅力。众多世界顶级自行车运动选手也参与了本片的拍摄。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我而已,life cycles这部影片无疑是我心中的经典。影片的视角很独特,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部精美的纪录片。“life”一词始终贯穿于影片之中:无论是春夏秋冬景色的交替,还是一辆自行车从使用、保养到解体,都是对生命的诠释。
当车手在林间小道疾驰,葱郁的树木逐渐变为枯黄,既而白雪皑皑,这样的画面足够震撼。
田间的这段BMX表演可谓经典。看似毫不相干的两项事物,在此刻却十分和谐。迎着落日的余晖,金色的麦浪下,广阔无垠的天地间,bmx的表演充满了诗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刻,无论是人是车。但当这些解体,生锈的自行车被碾压回收的那一刻,我却看到了一切新的开始:生命不止,车轮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