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仪式感”不是向好之心吗?

前几天去给政府的新晋公务员(即工龄为0~3年)做新媒体这方面的内训。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新媒体,怎么做新媒体运营。

其实,对我而言,无非就是做一个分享。我自己创了芜湖新媒体精英社群,想了想,毕竟线上群分享和线下的沙龙都举办过,所以也没什么。

主办方后续和我说,整个分享流程会有9位大咖,讲的内容其实是互联网+政府服务。当然这样一个一连三天的分享其实还涵括了最开始的开幕式,政府部门领导的发言等等,还有各种大字报...

接着我也是进了大钻石馆,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增加了整个活动的仪式感,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图。

所谓的“仪式感”不是向好之心吗?_第1张图片
高处拍摄的场馆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个细节的拼凑,发现仪式感给到人不一样的感触,即使你做的事情在往常的生活或者工作中重复过无数次。

当晚我就回去修改了PPT,甚至是很多分享的细节以及节奏的把握等等。说实话,也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场景下,我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更好,包括更好的去整理分享内容,更好的去思考听众的听课体验,更好的发现自己还可以更好。

场内学员听课情况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两天看的两个视频,一个是老罗(罗永浩)的成功巡讲,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二郎寿司。

老罗在他的演讲中说,他初到北京谋生的时候。其实是住在一个屋子三面都漏风的地方,然后靠着那面还算严实的墙,他就垒了一张床。可是没有席梦思啊,他就找了个破破烂烂的席梦思,还发着臭味,其实在那段时间,他完全可以换的更好的。但是一想到,这个可能会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他也就去睡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或者经验让我们去承受所谓的苦,那种极致的生活,会让人觉得不算幸福但是很舒服,很踏实。你说这样的仪式感,难道不是让老罗有另外一种勇气去做出来教学课件,来一次人生的转折么?

二郎寿司,现在其实已经完全流水线化了,二郎作为一种精神,其实是一种匠心。很多人在吃了经过二郎老师的手下的寿司,很谨慎,也有一种不敢的感觉。这样的仪式感给了让大家更好的去关注匠心去关注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

现在大四还没毕业,为了更好,昨天我也做了个决定,搬出去住,其实也不过是为了有一个仪式感,希望自己有一点改变。然而,这点改变都是源自于向好之心。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仪式感就是向好之心,你觉得呢?朋友。



PS:

我叫罗崇杰,新媒体运营人,喜欢手绘,喜欢观察和总结。

欢迎从事互联网产品类和新媒体运营类岗位的可以加我微信(ID:graduate-from)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谓的“仪式感”不是向好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