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滑铁卢战役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轨迹,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财富故事也同步上演。
其中一个投资客赚得盆满钵满,开启了他的家族对欧洲金融的统治。
1815年6月18日傍晚,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败局已定。一个早就安插到战场的商业情报员悄悄撤离了战场,借道布鲁塞尔飞速前往英国。
6月19日清晨,他在英国上岸。他的老板内森·罗斯柴尔德正在那里亲自等候。内森知道消息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很多人都在等着战争的结果,如果法军胜,则法国就会成为欧洲的主宰,英国公债的价格就将大跌;相反,如果拿破仑败,英国公债就会大涨特涨。
内森耍了一个手段。他并没有直接买进英国公债,而是让交易员大量抛售英国公债制造恐慌,散步滑铁卢战争失败的谣言,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几个小时后,英国公债的价格只剩下原价的百分之五。
这个时候,内森让交易员大量买进英国公债。6月21日晚11点,英国军队在滑铁卢取得胜利的消息才传到伦敦,公债价格大涨。
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凭借着滑铁卢战役的狂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势力急速膨胀,没有人能清楚的说出这个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
可是之后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控制着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业。
02
那有人在股市中通过战争消息获利,那有没有人在战争中通过股市消息获利呢?
有的,在日美太平洋战争中,一个日本参谋崛荣三就在经济数据中发现了军事机密。
崛荣三出身于日本参谋本部情报处,曾经在美国当过武官。他是一个天才的参谋,战后曾出任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部情报室少将室长。
在南太平洋海战中,崛荣三特别从美国无线电广播中注意到了药品和食品企业的股价波动。
他发现,只要罐头公司和医药公司的股价上涨,美军太平洋部队就一定会发动下一波攻击。
原因其实很简单,南洋地区疟疾横行,当地生产力水平很低,美军每次进攻前,都需要大量的罐头食品和药品,因此股价就会上涨。
通过美国股市中食品企业和药品企业的股价变动,崛荣三成功推导出美军所需的疟疾药品、食品罐头准备情况,再推导出美军在南洋地区可能投入的兵力和时间。
战后他曾与美军参谋交流,发现他推导的情报异常准确。
虽然崛荣三提供的情报相当可靠,但他的上级却往往不屑一顾,只能眼看着他的大日本帝国朝末日驶去。
临终时崛荣三曾经哀叹“昭和陆军根本不懂情报这东西”,今天听来仍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在这里多说一句,其实日本人是很善于搜集信息的,但不善于分析信息获得情报。
这在日语中也有体现。日语中‘信息’和‘情报’都是用‘情报’二字表示,而在英语中,信息是‘information’,情报是‘intelligence’,区别很大。
日本人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为搜集了信息就是获得情报,确实让崛荣三感到有力无处使。
03
人类贪钱的本性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
不管前方如何进行战争,后方都会有人通过各种手段、根据各种信息发财。
只有有效利用人类本性这一点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战争。
在这一点上,二战期间的日本人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反面表率。
除了崛荣三的情报不受重视外,中途岛海战前夕日本国内的经济数据异常也人为被忽略了。
中途岛海战以前,东京证券交易市场的军需关系股票动态很不正常,有明显人为操纵的痕迹。
大藏大臣(相当于财政部长)贺屋兴宣曾在大本营会议上询问:“大本营内部有没有人出卖军事机密?”
当时整个日本都沉浸在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里,绝不承认自己将要进行的作战计划有疏漏,于是贺屋兴宣的询问就被搪塞过去了。
因此中途岛海战失利的一大原因—情报泄露—一直没有追究,这导致了日本人在之后的很多次太平洋海战中遭受了同样的失利。
04
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争,金钱永不缺席。
股市作为金钱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直接与战争本身息息相关。
从近代以来的历次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股票市场具有惊人的直觉。它对战争的判断比很多专业的军事人员都要准确。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怎么才能在战争迷雾中,分析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文章自荐: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