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莫名其妙就被拉近一个微信对骂群群
喷子口水大战,大伙也时不时容易被代跑。
小打小闹互相喷喷就算了,
可更要命的是
阵营双方都以为在理。
“我说的对哪不对了?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
可“理”真的在理吗,还只是套着真相外衣的歪理谬论。
那咋们就深挖一下,大家来看看中没中招,表达中常犯的三种逻辑错误。
1.以喻代证
指的是用比喻来代替内在的逻辑论证。换句话说,就是吧比喻这种修辞当成一种论证手段。
在理性和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只好借助比喻来偷换概念。
夫妻离婚,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老婆先发话“孩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得归我!”
老公拍桌子喊道“那还了得!取款机里吐出来的钱能归取款机吗?还不是谁插的卡归谁!?”
细分析一下,“取款机插卡拿钱”和“孩子的抚养权归谁”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前者的道理,大家都懂,谁插卡钱归谁,没毛病。
而后者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是要以法律为准绳,道德为依据,情感为依托再结合孩子的意愿,两人的经济状态等,最终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用个比喻概念偷换,而且自己立马占据了制高点,还省去了哪些繁杂的论证,何不为快呢?
“比喻是争论的源泉”
这话不假,也解释了网上杠精横行,喷子招摇过市的原因。
在观点的争鸣中,故意转移话题,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导致观点不是争锋相对,而是各说各话。
最终,声音越来越嘈杂,掩盖了真相。
2.假性因果
事物之间并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的逻辑关系,为了进行论证目的,强行附加因果关系。
生活中常见的强(qiang三声)迫症,就是一大表现。
前几天上班被老板表扬,回想起来是左脚先迈出的门。于是,将被表扬的原因归结于“先迈左脚出门”。结果今天走到半路忘记迈哪只脚了,非得打车回家重新再卖左脚出门才罢休。
我们常说的例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也是“假性因果”的逻辑错误。
连续的失败并不能导致最终的成功,最后的成功都是由前一步阶段性的成功累加起来的。而累积的失败只会导致后面更大的失败。
一言以蔽之,“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他爹”。
同理的还有“贫穷是成功的催化剂”“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些用来强调环境对人的磨炼作用是可以的,但在逻辑上进行论证就是一个“强加因果”的错误。
很多大家喜欢论证观点的实验也有这种错误。
“你喜欢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这是剑桥大学的著名实验。教授要求一群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他们发现不同的学生喜欢坐不同的位置。
八年后调查显示:爱坐第一排的学生,远比其他学生更成功。态度决定高度。那些学生的能力相当,但“爱坐第一排”的进取心,决定了谁是千里马。
对这个研究,网友评论:扯淡的实验。这个实验在逻辑上的谬误是:假性因果。
有人嘲笑说:想起一个实验,把螃蟹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螃蟹跑了,然后把螃蟹的腿都切掉,再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螃蟹不跑了。
结论:螃蟹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
3.反问谬误
还记得课本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和惠子两人经典互怼。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这种硬生生反逼着人设身处地考虑的语言绑架很有诱惑力。
但是评判一个观点正确与否,衡量标准是道理和逻辑,不是“反问”就能解决。
反过来想,换个角度,换个立场,观点立刻反转向。
“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之后争论可以无限继续延续下去。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可谓是古代的两大“杠精”在赤裸裸的“言语流氓”,
而现在的我们也不是这样?进真正要思考争论的问题用反问包裹成成球,在两方间踢来踢去。
到最后,问题不了了之,大家不欢而散。
理性上逻辑推不下去,只好借助反问打个太极,“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遍地都在反问,诡辩泛滥成灾。
网络时代的我们,对自己的每一次发声,多一些理性和谨慎。
而不是将生活中不快和困难泼洒在网络中,变成一股互相激荡的负能量。
少些戾气,多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