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多数人看到题目就想到主人公了,三国里骑白马的将军不少,但提起白马将军就想起一个人——公孙瓒zàn,字伯珪。
将军骑白马
其实三国里还有一个被称作白马将军的人,庞德,“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但为什么一提起白马将军,脑海里就公孙瓒一个人呢,有两个原因吧。
其一,公孙瓒手下有一支白马义从,与诸如虎豹骑、西凉铁骑、丹阳兵等并称天下精锐,因为公孙瓒酷爱白马,手中又掌握着三国时期最多的骑兵,就从手下挑选善射之士,都骑上白马,从此白马义从这个名字与公孙瓒牢牢勾在了一起。
其二,公孙瓒有对外作战的功绩,比起消磨民族实力的内战,对外战争更值得大书特书。因为是与外族作战,公孙瓒对外作战的态度确实很强硬。史书上对公孙瓒的战绩有所美化,《后汉书》里说“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就像是千军万马避白袍一样神奇,“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说打得鲜卑跑到塞外了,可是翻了翻《灵帝纪》外族入侵还是每年都来,公孙瓒看起来只是与乌桓互有胜负,“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瓚不能御”。
作死的一生
公孙瓒这一生可以说一直在作死。
第一回作死是在太守刘君被流放时,敢冒险乔装成士兵一路护送,这是忠义之士的表现。
第二次是与叛党张纯作战时,虽然击败了人家,还要深入追击,结果被围困在管子城二百余日,耗到弹尽粮绝才狼狈脱身,“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虽然体现了他的勇敢,但是丢下士兵跑路就不对了。
第三次害怕刘虞立功,截杀胡人派来请降的使者,杀人使者这种事根本瞒不住啊,胡人久久收不到回信,一看使者失联了,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公孙瓒这一举动不仅没阻止刘虞升官,还把胡人推向了刘虞这一边。
第四次袁术想联合刘虞,公孙瓒觉得袁术有异心就阻止了刘虞,到这还很正常。但是公孙瓒怕袁术对他有意见,就派堂弟公孙越带兵去交好袁术,还让袁术暗中扣留了刘虞的儿子,随后公孙越被流矢射死,公孙瓒又恨上了袁绍“余弟死,祸起于绍”。
可以说公孙瓒在短时间内成功与三家势力绝交。害得袁术不能南北夹击袁绍,害得刘虞儿子被袁术扣留,还碰瓷袁绍...
第四次赵云带人来投奔,公孙瓒还开口嘲讽“别人都去投奔袁绍,怎么你来投奔我”。要说有人投奔,君主不做出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就罢了,还把人才往外推。
第五次界桥之战,让白马义从直接去冲阵,被麴义大破,要说白马义从可是弓骑兵,又不是重骑兵,实在太轻敌。
第六次擅杀刘虞,虽然是刘虞先动手的吧,但是公孙瓒稍微动动脑子,也该知道刘虞是他的顶头上司,是汉室宗亲,是幽州名士,这一刀下去,弄得上下离心,直接导致后来鲜于辅反叛。
第七次不救被围困的手下,还美其名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力战;今不救此,后将当念在自勉”希望部下能奋战,但是没人过去救,有多努力作战不都得死吗?所以后来公孙瓒部队的士气土崩瓦解。
第八次在易京等死,特别天真地说“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被袁绍打没了斗志,就在易京坐吃等死,这次是真的死了,求仁得仁,成功作死了自己。
公孙瓒军事才能值得肯定,政治水平惨不忍睹。
看官感兴趣的话,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