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声音《闪光少女》:人不轻狂枉少年


青春片+辣眼睛海报+辣眼睛片名+下跪卖惨宣传,完美的正中全部雷点。

《闪光少女》是一部排片量少到大众点评第一页都刷不到的小众中二国产青春片


弱者的声音《闪光少女》:人不轻狂枉少年_第1张图片
蜜汁羞耻的海报

然而我还是义无反顾屁颠屁颠去看了。

嗯,我就是传说中的二次元+民乐的伪小众+真小众党。

作为一部不合格的喜剧,害我差点哭得把爆米花呛到呼吸道。相册里躺了一张皱巴巴没调光的电影票,编辑的朋友圈文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折腾了一晚上还是没按下那个发送。


1    二次元

很多人吐槽剧里的二次元尴尬肤浅演技浮夸,我不知道大家看到的二次元是怎样的,反正《闪光少女》里确实就是我记忆中17岁的二次元,穿上cos服就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最帅最美。

在那个二次元还是小众文化的年代,没有A站B站,紧巴巴从食堂大妈手里抠出午饭钱,偷偷在贴吧找人订了全套cos服,周末演技全开翘了学校自习,买火车票去上海漫展。

至今还记得大批人马攻占麦当劳化妆换衣服的场景。那时候还不太会贴假睫毛,美瞳戴了半个多小时感觉差点瞎掉,38度太阳下一群人拎着塑料做的宝剑,披着黑色长披风,鼻子上的高光闪闪发亮,马路就是舞台,广场就是战场。

大学以后很多摆脱家长的同好终于迎来了把cos服日常穿,每天帅出天际美到冒泡的生活。

现在二次元确实大众了,上过AB站的,打lol王者的,乃至纯围观盛bo世tao美xiong颜yong的coser的都算二次元。

很看不惯豆瓣里那些喷什么日常打扮成这样真是神经病的所谓的二次元党,真的可以歇歇了,毕竟你们在你妈眼中也是一把年纪看动画片的神经病呢。

二次元也好,三次元也好,都希望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实在不能理解没关系,但请尊重。


2    民乐

从4岁幼儿园学二胡到现在23岁,从小时候被大叔大妈开玩笑你爸妈不要你了就拿碗去天桥拉琴,到后来同事说羡慕我就算被老板开了也能去天桥自主创业(微笑)

似乎是没那么喜欢的,可也许是看了太多的调侃冷眼,郁郁憋着一口气,自从大学时代误入民乐队,禁不起荷尔蒙的刺激,作为民乐人的使命感就膨胀起来。

民乐式微又如何?几千年的历史,说扔就扔是不是太心大了。嫌土?新民乐,摇滚流行,二次元古风随意选。嫌单调缺乏层次感?光胡琴就中胡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等,笙分低音中音高音……额你问笙是什么?嫌没有和弦不好听?好听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吗?民乐的声音是有不完美,但是很纯粹。

艺术无高低。

年少轻狂,最不缺的就是发热的大脑和沸腾的鸡血。和西洋乐相爱相杀,抢谱架抢场地,和领导软磨硬泡哭经费求机会,拉着琴满校园找场地被考研党报警,当然还有那些不得不说的狗血故事……

毕业,我们分散在天南海北,在纽约酒吧迷失,在三里屯雾霾吸毒,在徐家汇精疲力尽,在郊区工地熬夜骂娘,琴躺在琴盒里等待不知何时的封印解除。

民乐至今还是小众,当年的雄心壮志也终究是雄心壮志,没指望它真的能大众化。不过其实小众大众已经无所谓了,有人愿意推翻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天桥要饭戏台班子重新去了解, 足矣。

诚然,这部片子有太多的不成熟,但是我仍然很感激。

你或许记不住电影里扬琴明朝从波斯传入中国,与钢琴同宗。第一架钢琴发明于1709年德国,可扬琴到今天已经在中国存在四百多年了。

可你至少会记得

扬琴也是一种琴

等你们出国了,难道不想告诉外国人,我们自己的音乐也超厉害,学你们的音乐只是因为喜欢。

你真的不想吗?

《战狼2》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或许这么比喻不太恰当,不过我还是想说:

无论你在海外听到了多么动人的乐曲,请你记住,你的背后也有无数外国人为之动容的中国民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弱者的声音《闪光少女》:人不轻狂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