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误区,有的来自老一辈错误的认识或通俗的说法,有的来自医生陈旧的知识,有的是自身认识不够被广告等误导所致,略微推敲就能发现不妥。除了前一篇介绍的误区情况,另外常见的有:
☞比拼体重。
经常看到有人与别人的宝宝比谁体重大,谁先出牙,谁先吃饭,谁断奶早……这种比较都是没有必要的。不同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同步,体重、身长、牙齿、大动作或精细动作等,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不是越早越好越重越好,不要攀比。
宝宝生长发育绝不是越胖越好,只要体重保持正常的增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即可。体重过重,“大胖小子”很可能是过度喂养的结果,对宝宝生长发育弊大于利,会增加肥胖以及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
☞4个月添加辅食。
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给出的权威建议。过去国内都建议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很多儿保医生至今仍这样建议,应该更新知识加以纠正。
☞第一个辅食加蛋黄。
蛋黄作为首选的辅食,也这也是陈旧的知识。蛋黄中的铁很难被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逐渐增加至1个。
☞吃米粥不吃婴儿米粉。
家庭自制米粥是一种不错的食物,但不应作为最初的辅食,更不能代替婴儿米粉。婴儿米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配方食品,专门为婴儿设计,在大米的基础上,根据婴儿需要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B族维生素、DHA等多种营养素,故营养价值远超米粥。添加辅食的早期应选用婴儿米粉,不用米粥,后期也应以婴儿米粉为主,辅以少量米粥。
☞宝宝店出售的小食品是婴儿辅食。
宝宝店、育婴店出售各种各样做成奶豆形状、小动物形状或带有儿童图案的小食品,但很多并不是合乎标准的婴儿辅食。
婴儿辅食类产品有专门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GB10770—2010(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两大类。购买时一定要认准产品标准号,只有标有“GB10769”或“GB10770”的才是正宗的辅助食品,否则最好不要用于婴儿辅食。
☞辅食必须是软、烂、糊、汁状。
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也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婴儿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的摄取。
辅食添加不仅是为了补充宝宝所需营养,还要训练宝宝咀嚼、口手动作、消化吸收,促进其神经协调功能。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应根据月龄主动锻炼宝宝吃更大块(菜泥→碎菜,果泥→小果块→大果块,肉沫→肉丸肉丝)、更硬(米糊→软米饭→米饭)、更固体(蛋羹→煮鸡蛋)的食物。
☞辅食主要靠喂给。
添加辅食不但要能补充营养,还有助于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所以在添加过程中应注意食物的质地和培养儿童的进食技能,如用勺、杯进食可促进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烟;从泥湖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学习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因此10-12个月可以培养婴儿自己用勺进食。
☞烹调辅食放盐。
“不吃盐会让宝宝没力气”的说法是错误的。盐对宝宝并无益处,还会破坏其正常味觉,易养成日后高盐饮食的不良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烹调婴儿辅食时不要加盐,不加调味品。
☞吃很多水果。
很多家长误以为水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加之宝宝爱吃,所以每天给宝宝吃很多水果,又吃香蕉又吃苹果,其实宝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水果,而且宝宝的胃容量十分有限,水果太多势必影响其他食物或营养物质的摄入,得不偿失,严重者会造成体重不足或发育迟缓。宝宝满1周岁时,每天25-50克水果即可,不到周岁宜更少一些。50克(1两)是什么概念?大约是一根香蕉的1/3,一个大苹果的1/5。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补充维生素D。
母乳最佳、最好、最自然、最适宜、最营养……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乳是完美的,尤其是对在室内生活的婴幼儿而言。母乳含维生素D极少,不能满足需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自出生后2周左右,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乳化剂补充维生素D10微克(400IU)/日(这一补充剂量对北方地区、冬季、梅雨季的婴儿维生素D需要都是基本充足的)。
顺便说说,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饮料当辅食或代替水。
科学合理的婴儿辅食不包括饮料,也不包括果汁饮料。虽然水是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喂水,但饮料和水不能等同。因为饮料中含有糖、盐、香精和色素,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用饮料代替水,还会降低食欲,诱导宝宝对饮料“上瘾”,培养出不良饮食习惯。
☞婴儿吃牛初乳。
2012年,原卫生部在《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中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主要原因是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故质量难以保证。
牛初乳是牛产崽后七天之内的乳汁,其物理性质、成分与普通奶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而且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效果和安全性均不明确。
虽然产品宣传说牛初乳能提高宝宝免疫力,但牛初乳中的抗体对人类婴儿是不起作用的。喝牛初乳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无任何科学根据。真正能提高免宝宝免疫力的只有母乳或人类初乳。
☞婴儿补钙剂。
很多家长或妇幼保健人员给小婴儿补钙,如口服葡萄糖酸钙等钙剂,其实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在母乳或配方奶粉充足的情况下其所含的钙是很充足的。只需补充维生素D提高奶中钙吸收率就可以了,无需常规服用钙剂。
“母乳或配方奶粉充足”,是指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6个月以上,每天摄入600毫升,或者配方奶粉600-800毫升。
有些人以为宝宝枕秃、哭闹就一定是缺钙,还有人根据微量元素检测数值来判断是否缺钙,都是不全面的。
指出这些误区,希望大家能避开,避免不必要伤害。
摘自王兴国《吃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