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信走向「世界流」

核心提示:耶鲁计算机科学教授David Gelernter 提出过「世界流」(Worldstream)的概念。以通讯为根基的微信是否一种「世界流」的实践?

耶鲁计算机科学教授David Gelernter 年初在Wired 发过一篇The End of the Web, Search, and Computer as We Know It。文章大意是基于空间的网络将被基于时间的「世界流」(Worldstream)所取代,这个「世界流」无所不包:

这种由错杂元素组成、内容可搜索且即时的“生活流”,通常会以博文、RSS 订阅源、推文、对话流、Facebook 页面及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其结构也正代表着一种由“平台”向“流”方向的转变,而这种“流”也正可以用来表征具体的时间。 via.36Kr 译文

虽然David Gelernter 没在文章中平铺直说,但其洞见不只是玩弄概念,其背后的合理性在于:我们的数字化身份实在太离散了。数字时代的我们在网络生成自我投影的对象不需要实体支撑,我们可以在N 个网站注册N 个帐号,每个帐号随时都会收到最新的信息。如果你需要处理完多个帐号的所有信息,打开每个网站逐一浏览肯定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Worldstream 就是把所有与自身有关的数字化信息统一整合到同一流中进行处理。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概念,因为实现Worldstream 的协议肯定要够底层;实现形式需要够抽象;平台更需要够开放。

三月份商业价值杂志采访了张小龙,里面有句张小龙的原话:

微信的起点,就是一套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对象」 和「信息」,其最关键的使命是沟通。

《商业价值》主编张鹏在中还提出,“微信是否正在努力变成一个巨大的’I/O平台’(Input/Output,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张小龙对此的回复是:“你可以这样理解。”

只有输入和输出,这就是最抽象的通讯形式。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帐号推送信息就是在会话框里面展开的,虽然某些大号可以自己设计菜单按钮,但点击后的交互依然是在会话流中呈现。那些按钮不过是包装好的回复关键词,发送之后就能接受后台自动回复。本质上和普通会话没有区别。微信的官方公众帐号「语音提醒」是一个代办事项的功能,但其使用方式还是一个对话:用户说出时间和代办事情;后台语音处理后反馈出一个代办事项的卡片;到时到候系统会把事项提醒和用户当初录入的语音重发一次。

当然可以理解微信是否正在努力变成一个巨大的'I/O平台'。紧紧围绕输入和输出建设产品,可以包罗万象的信息系统。微信一开始研发就采用了邮箱的底层通讯协议,也有了强大的包容性。张小龙在访谈中也表达了产品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未来你的家庭里冰箱、热水器有了一定的智能,你用微信与他们连接和信息互动也并非不可能。你不一定要去下载一个APP应用专门管理他们,你通过微信与这些设备的微信账号完全可以连接和交互起来。

一款出色的流接入产品必须符合一个特性:满足随时随地。所以产品的承载工具必须够贴身,贴身到足以作为人的新皮肤。手机是这样的一种工具,Google Glassce 作为新兵正好粉墨登场。 Google Glassce 甚至会比一般手机更出色,因为它能够实现全天候在眼前展示。同时Google Glassce 高度依赖语音输入,这对于人类来说正是最自然不过的会话方式。一旦有大量信息涌入Worldstream ,信息流将变得极其庞杂,筛选搜索将成为首要的问题。相信不少人已经体验到微信中混杂了好友会话、公众帐号以及其他功能是多么让人眼花缭乱。而且随着微信进一步开放已经功能的添加,在未来这条流只会变得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所以优化信息筛选体验将会是微信团队的一大任务。张小龙在《商业价值》的采访中提到微信的语音技术全由自己团队开发,这武器将如何施展?很值得期待。

一个款流接入产品还会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多任务操作。不断涌入的信息代表不断涌入的任务,开放的流任务也是多样的。我尝试过在微信公众帐号阅读着一篇长文,恰逢好友发来一条微信,查看微信回过头来发现文章的页面就找不到了,只好狼狈地重新点击一轮。这时候我真希望有人发一条微信告诉我之前读着哪篇读到哪里。

从Worldstream 说到微信可能是我想入非非,毕竟David Gelernter 口中的Worldstream 和现在的微信有不少差别。例如Worldstream 是信息流,而微信的主体其实是接口流。不过微信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满足值得承载我对Worldstream 幻想。但其实我应该再想远些,如果Worldstream 真的是未来,又何止微信和Google Glassce 呢?

篡改麦克卢汉一句话以作收尾: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世界,世界就是我们的肌肤。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微信走向「世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