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思考

别让我思考_第1张图片

Steve Krug的这本《Don't Make Me Think》,中文名叫《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虽然提到了移动,但绝大多数内容是关于Web设计中的可用性设计。原书第一版是2000年写成的,第三版是2013年的,从时效性上讲,已经落后现在移动互联网很多了。同样,书中的内容对移动产品的设计提到的也不多。虽如此,但里面提到的一些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而作者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依然值得学习和借鉴。说五点我觉得很受启发的地方。

一、别让我思考

Krug可用性第一定律,这是作者对这句话的看法。当用户看到一个页面,它应该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自我解释的。用户可以理解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它。一个页面有多种元素组成,作者提到了命名,同样我也觉得命名在不让用户思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命名应该是简单、直接、统一的。

简单:简单意味着可以让更多的用户理解含义。复杂的命名会显得专业,除非要通过这种方式筛选用户,否则,越简单的命名越可以让更多的用户理解。专业性体现在服务用户的过程,在某些领域里,或许可以从命名开始就树立权威,但这对于互联网产品并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直接:直接意味着可以让用户更快地理解含义。有些父母给孩子会起一个比较生僻的名字,具有更高的辨识度。但对产品来讲,对内部的某个事物起一些很酷或者看起来很聪明的名字反而弄巧成拙。因为直接的描述或命名更符合用户的习惯,借助于用户的潜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快地理解表达的意思。

统一:统一意味着可以让用户产生认知习惯,提高使用的效率,降低出错的概率。统一是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比如消息vs通知、商品vs物品、账户vs帐户等。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它要保证同一事物在产品内命名的统一,不能一边叫“消息”,一边叫“通知”。另外,除了产品内,也要关注与整体的统一。比如大家都习惯了“购物车”,某个生鲜电商叫“菜篮子”,也不是不行,只是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付出思考的时间。而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思考时间可能会让用户离开。

二、我们是怎么使用Web的

作者提到了三点我们在使用Web产品时的习惯,其实不只是Web产品,甚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行为也表现出这些特点。

1、我们不是阅读,而是扫描。

(1)我们总是任务在身;(2)我们知道自己不必阅读所有内容;(3)我们善于扫描。这是作者提到的三点原因。

我们不仅是在使用Web的时候扫描,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以扫描的方式。看书、看风景等等,以扫描来获取大概的信息,以保证整体的效率。甚至不仅在视觉上,在听觉上我们也是用扫描的方式,抓住某些连接词或关键词进行上下文的联想。

这种方式决定了,我们在使用一个产品时,一般情况下,按照某种扫描习惯,不会太在意细节。我们使用产品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读那些花言巧语的公告或提示文字。我们只对某些关键词产生注意力,比如对男性而言“美女”、“艳照”之类的。所以这促使很多产品设计或产品营销在这种关键词上发力。所以产品设计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提示文字之类的内容上,只要简单清晰即可,除了设计者,没有其他的用户那么细致地体会那些文字中细微的差别。

不过越来越多的关键词挤在一起冲击用户的眼球,反而因为视觉疲劳而没法抓住重点。

2、我们不作最佳选择,而是满意即可。

为什么呢?(1)我们总是处于忙碌中;(2)如果猜错了,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3)对选择进行权衡并不会改善我们的机会;(4)猜测更有意思。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取得最佳的选择,而取得最佳选择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除了它之外,可能其他的都可以重置。可重置会让用户不自觉地选择当前满意的结果而不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选择最优解。因为当前满意结果是已知的,而最优解是未知的,追求它的过程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就像玩游戏,从零开始创建角色就参照最优攻略的极少,绝大部分人会边玩边选择当前合适的策略。使用产品也一样。尤其是现在无论是Web还是App,重置为零使用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用户更加不会浪费时间在所谓的最优解上。

反映到产品设计里,产品经理不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解决用户需求的最优策略,而应该选择一个还算满意的方式,上线让用户用,通过用户的反馈然后进一步调整。而且,哪怕真的追求所谓的最优解,到头来可能也不会得到用户的喜欢。一是因为用户是善变的,二是如果不能真的理解用户,可能所谓的最优解离用户会很远。可谁又敢说,自己完全理解用户并一次中的呢?

不只是做产品,人生也是,选择当前满意的路线,边实践边调整,然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成长。如果追求最优解,可能我们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到计划和设想中,而错过了实践的机会。

3、我们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强应付

(1)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2)如果发现某个东西能用,我们会一直使用它。

比如,我前段时间买了一个微波炉,而我之前并没有用过。我并没有看说明书的兴趣,直接通上电就用了,如果一直用下去不出问题,我可能根本不会在意它的原理以及正规的使用方式。其他产品也是这样,单反相机算是稍微专业一点的产品了。我第一次接触时,对所谓的参数一概不懂,只知道对准了摁快门拍摄,成片也还不错,我完全没有兴趣理解它上面每一个按钮的意义以及使用方式。

产品设计者对产品有一个最高效率的设定使用方式,也希望用户能够学习并掌握,但其实极少有用户会选择这样去做。用户不愿意听大段的产品使用说明,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使用产品。如果一个产品需要用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才会,那一定是有问题的。除非是一种新事物,可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应该代表了更先进的方向,更符合用户的诉求。就像iPhone那样。哪怕是新事物,如果需要用户追根究底,那意味着这个新事物并不能长久,也不能代表前进的方向。产品其实很难做到有一个最优解,而且也并没有必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给用户,由用户去创造,而不是只给用户选择权。

三、用户每次点击都无须思考

这条很重要,但是又容易被忽视。因为设计者先知先觉,要真正站在一个小白用户的角度上思考,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名词、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者都了然于胸,而这些用户并不知道。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设计者在体验产品时行云流水,觉得产品很棒;而一名真正的用户去使用时,却处处停滞、处处思索。

产品经理其实并不用真正地找小白用户去测试,只需要自己是产品的真正用户就可,或者让身边的同事用一下也能发现这些存在的每次点击时的思考问题。

四、省略多余的文字

提示文字已经越来越显得多余了。用户不会看,还会造成信息冗余甚至干扰,同时设计时还要花费时间进行内容编辑。

别让我思考_第2张图片
别让我思考_第3张图片

从微信选两处例子,上下分别是微信个人信息的“名字”和“个性签名”。在输入框里都没有提示文字。

有一些产品会在这种输入框里用占位文字的方式提醒用户,比如“请填写名字”之类。我之前也有这种设计习惯。其实在这个页面,用户完全理解输入框里应该填什么,不需要再进行多余的提示。第二张图的做法也比较好。一般看起来简单的做法是在里面文字提示“最多30个字”之类。但是那样用户在填写时并不知道具体还可以写多少字。这样做减少了提示文字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五、团队讨论的信仰大战

这可能是最大的一个点。与团队成员的讨论甚至争论还历历在目。

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角度从身边找例子来印证他的说法。这在书上叫信仰大战。因为每个人的说法或主张都来源于他的信仰。中国人可能信仰上缺失,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这同样会影响产品观念。

一群人在讨论中表达着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还有人的天性——自然有一种把这些喜欢或不喜欢投射到整个Web用户身上的倾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喜欢我们所喜欢的。以为用户是群体性的,自己代表了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的数量要比其他人想象的多。其实每个用户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从用户身上提取一些共性,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用户就是相同的,甚至哪怕同一群体的用户,在使用产品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无法通过这种讨论来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经过仔细考虑、实现和测试的设计就是好的。如何解决这种信仰争论,书上给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基于场景、用户等多种因素的理性分析而不是单纯地表达喜不喜欢;另一个是测试。

但是,第一种方式,不同的团队角色对它的理解也不同,不能要求所有的成员都按照产品经理的方式思考——关心场景、用户等。而且,就算是用了这种方式,也未必可以说服其他人而选出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方案进行实施和测试。每个方案都实施测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我看来,理性的讨论当然重要,但是要发挥更大的效率,关键人物(可能是主管,可能是产品经理)的集权可能更有效。既然是信仰大战,就不可能真正的说服对方。既然这样,就要有一个人果断地做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