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

很多学生,左执屈原投江,右秉史迁受刑,上通刘翔跨栏,下达林丹夺冠。就天真地认为,天下素材,已尽收囊中。却不曾料,身在考场中实战之时,面对着一个作文题目,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亦难发一词。而那些看似应用范围极广的流行性素材,此时却一个也用不上了。即便用上,亦觉要么流于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么浮于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事实上,学生之所以会陷入这种艰难处境,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素材的积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广而在于深。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

你不信?

我曾经听说,某位同学,高中三年,只读一本书,那就是《三国演义》。他读完第一遍读第二遍,读完第二遍读第三遍,读完第三遍读第四遍……

而高中三年中的每一次语文考试,他的作文素材都取自《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情节。

世间不乏痴人,有情痴、物痴,亦有书痴。(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唤许褚为“虎痴”,意思即为“武痴”。)

这位同学,每次语文考试的作文素材都选自《三国演义》,而且每次语文考试的作文分数都不下50分(满分60),可以说他是一个“书痴”。

确实,《三国演义》中呈现出来的世界,就如同一个微型浓缩、多姿多彩,且永恒存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文臣谋士有郭嘉、程昱、诸葛亮、司马懿……勇军猛将有吕布、典韦、马超、关羽……枭雄英杰有曹操、刘备、孙权……美女佳人有大乔、小乔、洛神……学者如蔡邕、名士如孔融、狂生如祢衡、仙道如左慈、明医如华佗、高人如管辂……

所以,《三国演义》就像一个无穷无尽的素材资源库,而历届考生从这个资源库中取材,也多成佳作。

比如,2001年江苏高考的作文话题为“诚信”,有一考生就从《三国演义》中取材演绎,遂成一流芳佳作——《赤兔之死》,名震学界!

《赤兔之死》的原文为: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篇作文讲了一个关于赤兔马的故事而紧扣“诚信”一题,是当年的满分高考作文。

关于取材《三国演义》一书的奇文佳作,另有一片《刘备是女人》,亦甚别出心裁,令人读来拍手称绝。

今将该文摘录于下: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外界有太多繁杂的信息能吸引、分散你的注意力。这些繁杂的信息亦足以让每一个天赋异禀的头脑才思枯竭。

甄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是每一个身在互联网浪潮之中的人都不可或缺的。而有很多价值卓著的信息,是历史长河早就帮我们甄别好了的,那就是经典名著。素材书遍览无数,不如一部经典烂熟于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遍观杂书无数,不如熟读一部经典——论作文素材积累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