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里善的花朵结不出善的果子

今天去看了很多人推荐的电影《芳华》,对于主角刘峰及何小萍的悲剧式的结尾深表同情,但那仅仅是同情而已。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构成它的路径,慢慢的迭加发展而来,两位主角的悲剧也是由他们自己的小事迭加而来。

“刘峰的善”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上的?这样的善有它的支持系统吗?我们可以看到没有,除了几次表彰大会和几张华丽的奖状外,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支持系统都没有,没有带动和感染任何一个群体。这种善良仿佛是插在花瓶里的鲜花,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独自艳丽,最后枯萎凋谢然后被丢弃。

刘峰自己也沉浸在花瓶式的艳丽中不愿醒来。自认为倚着这短暂的绽放就可以获得自己默默藏在心底的姑娘。当有一个上大学,提干的机会时,他拒绝了,其实拒绝了拓宽自己的世界,拒绝了让自己从云端走下来的机会,拒绝给自己爱情物质保障。丁丁的拒绝在我看来没有意外,花瓶里的善结不出幸福的果子。试想,如果刘峰上了大学、提了干再来找他心里的菇凉,结局会不会重写?

何小萍的悲剧在哪里?仅从个人来说,她没有遵守人和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规则,偷偷拿别人的军装不和别人打招呼,尽管作者做了许多铺垫说这种行为是如何合理性,我都对这件事持否定的态度。何小萍自己在受到欺辱时没有反抗、没有据理力争、没有求援寻求支持,无形中支持了恶的成长。何小萍心理受到创伤没有找到合理的宣泄途径,在需要她一个预备B角救急时,她选择逃避,甚至用了欺骗的手段 。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整个文工团的一员,在什么样的时间和什么样的地点什么样的场合该做什么。从最后她患精神病期间的独舞中我们看到她内心潜意识的独白:她渴望成为舞台的主角,可是她拒绝了。和刘峰一样,为心爱的人在没有拒绝能力时候去拒绝。遵守规则、遵守微良知,福未至可祸已远。

每个人的人生都要迈过这样或那样的坎,刘峰迈不过花瓶里艳丽时光的坎,何小萍迈不过通过社会认可的方式反抗的坎。所以他们的人生是一个悲剧。

社会大环境没有给与他们真实面对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一个人的悲剧其实也是社会的悲剧,谁都逃不掉。我们在教孩子时,一教守规则,二教自我保护防御,三教孩子不停止自我成长。孩子在弱小时,千万要让他们学会真实对待自己的内心,学会反抗加在自己身上不公,学会不原谅。学会真正的善是善待自己、不停止、不拒绝成长,不为华丽的、虚幻的赞赏羁绊自己的脚步。

我们放下权威,当孩子第一个反抗的试验品大概是一个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瓶里善的花朵结不出善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