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不要怕”(约6:16-21)

经文

[约 6:16] 到了晚上,他的门徒下海边去,
[约 6:17] 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
[约 6:18] 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
[约 6:19] 门徒摇橹约行了十里多路,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渐渐近了船,他们就害怕。
[约 6:20] 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
[约 6:21] 门徒就喜欢接他上船,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独处(6:15)

耶稣独自去了山顶后,并没有带着门徒一起去山顶(约6:17)。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耶稣去山顶做了什么?从圣经其他处的经文,大致知道主耶稣一个人去独处与天父祷告了。
在拣选12门徒的时候,耶稣曾经在山上通宵祷告。此处我们确定耶稣没有在山上通宵祷告,而是休息了一下。
在五饼二鱼的事件发生后,众人要把耶稣捧上王位,但是主知道这不是他来世界的目的,一个政治性的救主不是耶稣要成就的。或许主自己在山上的祷告是关乎于这个话题的。
作王,本身弥赛亚就是受膏者的意思,在旧约中君王,先知,祭司都是需要受膏后才能开始自己的职任的。耶稣本身就具有这三种职分。
所以,耶稣并不接受人想立他为王的想法,他本身已经在受洗的时候被膏立,且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三位博士来献上礼物给耶稣基督,那是作为以色列王的礼物。
我们想,要是主耶稣想要成就一个世俗的国度,并不难。

独自的在山上和天父祷告,进到内室与天父祷告是基督徒成长的必须,若是我们缺乏了这种山上和内室的关系,就很可能把对主的跟随仅仅理解为道德意义的操练,这会模糊了福音和因良心而存在的各类宗教哲学的界限。这层关系至少有一些特征

  • 凡事尊主为大的操练。我们如何操练尊主为大,就是从不断的退回祷告,退回读经开始的。
  • 灵性软弱的安息。当我们在灵性上特别软弱的时候,就是需要回到天父面前的时候。
  • 事务抉择的训练。当遇到一些事情很难抉择的时候,山上和内室的祷告寻求就是必须。

大家要多多训练独处。

门徒们独自去往迦百农(6:16-18)

门徒这一次的出海,好像并非是主耶稣和他们计划中的。我们可以理解为,门徒那个时候可能并不知道耶稣是上了山去祷告了。所以在没有主的出行中,耶稣没有在门徒们的船上,他们遇到了风浪。

风浪在海中,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在加利利海的境界里,也是比较常见的。记载这一幕的本身的焦点绝对不是在风浪上,而是另有目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常常遇到风浪,而且那个时候主并没有在船上,所以我们会被环境所惊吓到,然后会自然的寻求一切可以寻求的帮助。

门徒们在遇到风浪的时候,一个很自然的反应就是“摇橹”,希望借着自己的努力能够尽快的离开这样的一个风暴,但其实并没有非常大的效果,这个是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常常遇到的。

当时,当我们遇到主之后,我们面对风暴的态度和反应将不再一样。

是我,不要怕(6:19-21)

在这样的一个风暴中,门徒们居然在海面上看到一个人!这个可吓坏他们了。在另外的福音书记载到,很多门徒认为是自己见到鬼了,所以吓得不清。

主有时候在风浪中的显现并不是按照我们的生命经验来的,我们一般就想,风浪中主的显现大致应该是这样的

主耶稣从天而降,一下子把门徒们从风浪中救出来

其实这是我们天然人对神迹的认知,这里主没有这样做事。整个事情的经过他有很多美意,此处记载的较为简略。但是其中两个点是在于

  • 风浪本身是在主的掌管之中的
  • 在风浪中,我们以为的惧怕其实是主

我们渴望能够经历这两者,因为孩子我们都在风浪中,或许有些孩子已经康复的不错了,但有一些仍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我们认定的乃是这个风浪中,有主在那里。

神带我们走进风浪,他在带我们走出风浪,期间所成就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彼得在那一次的风浪中,能够行走在海面上,其他门徒则没有这个经历,神要我们的是:信心,目的是增进对主的认识

我们在面对风浪的时候,需要能够认出主的声音:是我,不要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我,不要怕”(约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