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有哪些优势?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传统办公家具的框架榫卯结构工艺已经普遍的被板式拆装工艺所取代,并且还进一步推广了以部件包装营销、现场装配为主要特征的办公家具新工艺。

接着,大部分办公家具厂家普遍的应用了板式办公家具“32mm系统”的标准接口技术,并且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有哪些优势?_第1张图片

这场板式办公家具生产技术的大变革,实际上是家具工业从传统手工业方式向工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使中国的办公家具工业生产快速驶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后成型加工工艺在办公家具制造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最多的是在会议桌、办公桌和洽谈桌的桌面边部处理上。后成型是人造板装饰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为人造板在办公家具上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有哪些优势?_第2张图片

后成型工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胶黏剂将表面装饰材料按照基材的型面和形状进行一个逐步的包贴粘合,其过程包括了平面贴面胶合和边部曲面贴面胶合。在包含有曲面贴面的二次加工过程中,除了平面需要加压之外,边部的曲线面还需要沿着弧线采取特殊的点压或者是线压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有哪些优势?_第3张图片

在这个时期,由于变革了传统的封边形式与工艺技术,使得板式办公家具的外观线条变得更加的柔和、亲近。同时,也加强了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更加进一步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还真别说,20世纪90年代那会儿我们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还是蛮发达的,也是蛮精湛的!



本文版权归深圳市鑫铭东家具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作者:鑫铭东家具

首发:深圳市鑫铭东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你可能感兴趣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办公家具的工艺和技术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