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非理性是如何造成错误投资的

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88篇复盘随笔。

认知非理性是如何造成错误投资的_第1张图片
投资前要调研

我们都知道,投资前首先应该先去了解一家公司,然后再决策,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稳健。但是如果你在了解的过程中,就发生了认知偏差呢?那决策再高明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今天就和你分享,人在认知事物的4个阶段中常出现的认知偏差。它们分别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和反馈四个阶段。

一、信息收集阶段的人之偏差

如今我们有很多收集信息的渠道,比如看电视、刷抖音、看公众号文章、看微信,与朋友聊天等等。渠道虽然很多,但归结起来,其实也就是两类信息,一类是所有被你记住的信息,另一类是还没有被你记住的信息。

当信息收集依赖被你记住的信息时,你会犯什么错呢?

请你做个测试,假设在英文书里随便挑个单词,这个单词包含一个字母R,请问R更可能出现在这个单词的首字母,还是第3个字母的位置上?

我猜想,大部分人的回答应该是首字母位置,因为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但非常抱歉,实际上R在第3个字母位置上的可能性远超于首字母。但为什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却是在首字母上呢?

这其实来源于我们检索词典的习惯,因为平时我们查字典都是根据首字母来查找字典的,所以我们对首字母都特别敏感,因此才会条件反射般的认为首字母是R的单词会更多。这就是人的一个典型的偏差——易得性偏差。

这样的人性弱点在金融市场上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假设给出了几只股票的名字,其中如果有你熟悉的股票,你就会不自觉的优先选择这几只熟悉的股票进行研究,但这样的举动很有可能会让你一直在错误的股票中来回徘徊和筛选,哪怕你研究的再深入,可能都达不到市场的平均水平。

易得性偏差

同时人们也更容易被最近发生的事物所影响,比如刚刚赢利就特别容易忽略风险,刚刚在新闻上听过一些公司的报道,就特别容易对这些公司产生好感。这都源自易得性偏差所带来的认知非理性。

但信息收集依赖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但还没有被你记住信息时,你会犯什么错呢?

总的来讲,人们极有可能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下犯下错误。

“首因效应”非常好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比如你在调研之后,发现这家公司是好公司,后续即便出了有关它的坏消息,你也会为此辩解,同样的如果你觉得它是一家坏公司,即使后来出了有关它的好消息,你也不会再相信它了。

“近因效应”就非常有意思了,他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最后到达的信息被赋予了重大的权重。

比如我为你推荐两只股票:

A股票收益不错,但,有风险!

B股票有风险,但,收益不错!

我相信你和我一样,第一反应会选B股票,这就是“近因效应”所带来的效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两种效应会交替出现,影响我的认知,但到底哪一种效应会占据主导而影响人的决策呢?

这就要看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如果“首因效应”还没有让你作下判断,产生决策影响时,那么再收到一条信息时,可能就会导致“近因效应”占据主导。

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非理性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认知错误是代表性偏差。什么是代表性偏差?

很多人看到基金经理连续获得金牛奖,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判断:都拿了金牛奖了,那他一定是个好基金经理!

认知非理性是如何造成错误投资的_第2张图片
金牛奖

但实际上,将这位基金经理的业绩数据拉的更长一些,平均的业绩回报率反并没有特别突出。它们甚至会因为过度的自信导致做出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那你如此信任的投资他的基金,长时间来看可能收益并不高。

再比如,你一位平时很靠谱的朋友给你介绍了一只股票,出于对他的信任,你就立刻买入了。这都是代表性偏差的典型情况。

三、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

认知过程的第3个阶段是信息输出阶段,指的是收集信息并理解加工后,要做出买或卖的决策了。在这个阶段,人们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是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过度自信大概是最经得起检验的人的认知偏差,也就是说正常人一般都会过于自信。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过去,自信可以让自己显得比实际上更聪明和强壮增加个体传宗接代的机会;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自信的人比不自信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交流机会;

而从个人成长轨迹来看,很多人被家庭过度保护,这也是逐渐滋长了个人过度自信的原因。

那么过度自信,在金融市场有哪些利弊呢?

根据传统金融学的判断,李信荣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判断是没有分歧的,既然没有分歧,大家的意见一致。这就会导致,如果要买就都会买,如果要卖就都会卖,那就不会出现有的人要买,有的人要卖,因此均衡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交易量才对。

但实际上,我们的市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交易量,这就是因为人们都是过度自信的。有的人认为此时的股票被低估了,有的人认为此时的股票被高估了。但我们都知道在同一时刻,两个人是不可能同时正确的,一定有一个人是错的。但由于大家都过度自信,都产生了意见分歧,因此产生了交易量。

那既然所有人都是过度自信的,那你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正确呢?

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在前三个阶段,人在了解投资对象时,都会产生认知偏差,那人能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纠正这些偏差呢?

很遗憾,并不会。无论是在投资,还是生活中,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仍然很难通过学习反思纠正自己。

心理学研究表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在信息反馈阶段还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神奇式思考。下面,我就来给你一一讲解。

自我归因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这种偏差说的就是,人容易把好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你去看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季报时就会发现,在总结业绩时,如果业绩上涨了,一般都会将原因归结为公司对市场把握正确、决策合理、风险控制得当等;如果业绩下滑,一般会将原因归结为本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宏观经济或国际市场的新情况,或者公司突然发生了非可控事件等等。

盈利了,统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失败了,统统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这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总之,自我归因偏差使得你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盈利,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亏损,下次投资时并不会变得更聪明,而是会重蹈覆辙。

后见之明

先见之明大家都知道,是指提前预测结果的能力。而后见之明却刚好相反,是指当结果出来后,人们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比如你身边可能有个桥头的朋友,有一天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成功预测行情的截图,迎来了阵阵掌声。但可能你不知道的是,他其实预测了很多次,只有这一次是准的,而他只把这次结果拿出来了而已,他甚至都自我催眠的忘记了那些猜错的经历,真的以为自己有预测能力。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当事情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扭曲。

比如你购买了比特币,就对所有比特币的负面信息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甚至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说比特币没有未来时,你还会大声怒斥,强行要求对方改观。

确认性偏差

他与认知失调有点像是指人一旦形成了某种观念,会从肯定自己的一个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可否定自己的一个寻找证据。

比如你买了一只股票,那么你满眼看到、满耳听到的都是买入的好消息。如果你卖出一只股票,那么看到听到的都是支持卖出的信息。但事实上市场上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是同时存在,你只是选择性的听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已。

神奇式思考

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一点匪夷所思。它源自于1948年的一个心理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不管鸽子做什么,固定每隔15秒给鸽子少量的食物。尽管喂食不受鸽子动作的影响,但鸽子们深信一定是它们的某种行为导致了主人的喂食。

一只笼子里的鸽子在喂食时点了一下头,它产生了一种“神奇式的思考”,认为一定是自己的点头行为导致了喂食,于是这只笼子里的鸽子就频繁地点头。

另一只笼子里的鸽子在喂食时扇了一下翅膀,它也产生了一种“神奇式的思考”,认为一定是自己的扇翅膀行为导致了喂食,于是这只笼子里的鸽子就频繁地扇翅膀。

神奇式思考是将相关性误以为因果关系而致。

在金融市场上,因为不可控情形太多,这种认知偏差就更常见了,比如,公司金融里,有些公司的某些投资或管理决策刚好是在业绩提升前做的,公司管理者就会不断重复这些决策,即使这些决策与业绩根本无关。

在投资中,我们可能也会把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事物误以为是因果关系,重复着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

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相关而已。成功的话也只不过是概率在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人们在认知上的非理性行为。希望和你一起重新刷新认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非理性是如何造成错误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