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233(微子)|众鸟高飞尽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人,都是周文王、武王要革命的时候纣王的大臣,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大家都知道纣王是很暴虐的,因受悠久文化的影响,仍有很多的忠臣,向其提建议,而纣王无道,根本就不听这些建议,于是把微子废掉了,使其离开了宗室,箕子被降为奴役,而比干更惨,被纣王杀死了。这三个人都是纣王时代的忠臣,却遇到这样一个暴虐的君王,结果走的走,关的关,死的死。所以孔子认为这些古代的忠臣,虽然他们本身死了,可是对于国家文化的精神,永远留下了千秋万代的榜样。因此称他们是殷商时代的三位仁人,是成仁取义之人。

        下面跟着说柳下惠,鲁国人,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事,更高的一面还在这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作士师,相当于现在管刑法的官,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呢?还是到别的国家去吧。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走正路,在任何一个国家做事,都是一样有问题的,都是要吃亏,都会被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的父母之国呢?换句话说,无论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会遇到困难的。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视功名富贵为身外之物,而不在乎。

        为什么把柳下惠的故事放在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记载后面呢?柳下惠并不是殷纣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战国孔子这一时代的人,这里先记载他的故事,是用来说明前面三个人的事情。微子、箕子、比干三个人为什么不低下头,弯一下腰,态度稍微改变一下,去讨好纣王呢?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引用柳下惠的这几句话,是为了上面三个人的事作一个注解,这就是《论语》编辑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别裁》233(微子)|众鸟高飞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