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朝花夕拾》

重读《朝花夕拾》_第1张图片
《朝花夕拾》

周海婴先生说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读完鲁迅先生的作品《朝花夕拾》,我对此话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

因为初一这学期名著导读是《朝花夕拾》。想到初中的孩子阅历少,加之由于时代背景的局限性,读懂鲁迅的文章有些难。为了上好名著导读课,我开始重读了《朝花夕拾》及相关作品。

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选入教材的篇目之外,我深入研读的不是很多。心里总感觉先生的文字过于高深冷峻,难以读透。对先生作品的畏难情绪,源于中学时候的记忆。记得当时有同学总结一下,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当时很是认同。

这两天细读的是《朝花夕拾》,感觉居然有许多温情的画面,有时竟不自觉地笑了起来。当然也有气愤的时候,对那些愚孝之人,对那些个草菅人命的庸医,对那些愚昧麻木的看客,打心底里怒其不争。相比较而言,还是喜欢先生笔下那些回忆旧事的文字,读起来感觉温和而美好。

旧时光中的鲁迅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大家庭中,祖父周介孚,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在祖父的指点下,读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及其他许多古典诗词。

鲁迅在13岁之前是士大夫家庭的小少爷,生活中并无多少忧虑。身边一直有一位尽心尽责的长妈妈精心照料着他的生活。每年夏天还可以跟母亲去平桥村消夏,受到村人的优待,有一群善良聪明的小伙伴相陪,钓虾、放牛、看社戏……

六岁前他可以去百草园自由玩耍。就如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写,可以欣赏到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椹;可以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可以翻开断砖找斑蝥和蜈蚣……这一切都让他感觉到百草园有无限的趣味。除此之外,更有善良慈爱的长妈妈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闰土父亲教他在雪地里捕鸟。这一切都让他的童年生活新鲜而有趣。

只是因为父亲过于重视对他的教育,管教近乎严厉,加之六岁起就进了私塾念书。年幼的他感觉这种教育束缚了儿童的天性,让他感觉不自由,事实上正是早年的教育给他后来从事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就上私塾而言,也不是毫无趣味可言的,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他遇到了一位质朴而渊博的可爱的寿镜吾老先生,读书、习字、对课。先生对他起初很严,后来也越来越好。有时还可以和同学翘课,去小花园玩,或者上课时偷偷描绣像,想想也有趣的很呢。

中年的鲁迅先生回忆起这段生活,应该是面上含笑的。虽然现实生活中先生是痛苦而孤独的,但是故乡和童年的记忆给了他情感抚慰和精神寄托。

当然,这些温馨美好的生活停留在他13岁之前。在鲁迅十三时,家庭发生了变故,他过早感受到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难。

祖父周介孚因为科举贿赂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周介孚因此坐了八年牢。这八年里,一家人心里仍是战战兢兢,因为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崭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去贿赂官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七年,周家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1901年被释放回家,1904年1月逝世。

鲁迅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尽管家人多方求医,但终致死亡。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身为长子,他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读《朝花夕拾》能够认识到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到先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的内心对回忆中的童年和故乡有一份美好的情愫,对人间那份美好、温暖是无比眷恋的。如对保姆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他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敬佩,他对范爱农的情真意切……;同时对人生路上遭遇的无知、冷漠有着强烈的憎恨,如他对衍太太的鄙视,对庸医的批判……

读《朝花夕拾》,透过时而温暖柔和,时而尖锐辛辣的语言,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从孩童到青年的成长历程,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变成去南京、日本读书、追求文学、探索人生道路的勇者……

郭沫若先生曾说:“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这次重读先生的这组文章,对此更是深表赞同。

可以说《朝花夕拾》这本书,为我们认识鲁迅打开了一扇窗。虽然这一遍,我依然没有读透这本书,但是毕竟大有收获。但愿接下来的师生共读中,我们师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产生出更多新的认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