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六十七

第六十七章[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本章讲述持道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天下都传说我们得道之人神通广大,对这种似是而非的传说不敢接受。我们惟恐人们夸大事实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对这种传说应该持有不敢接受的态度。倘若纵容人们似是而非的传说时间久了,我们自然也会变为微不足道的凡夫俗子。“道”本无形但其力无穷,“得”不过是外在表现出自我运用的能力和悟明白了那些。这些都是无形中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不可名状的,似是而非的不具体的样子。这种不具体会给人们产生向往和幻想,因为不具体而又对一些人轻视不在乎,这样的结果都是对“道”和悟道的个体是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先圣有了三件法宝守持而得以保全自我: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朴,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慈爱之心才能激发勇敢的斗志;有俭朴行为才能产生广泛的美德;有不敢贪天功为己有的思想境界,才能成为民众真正器重的道长。当今世人舍弃慈爱去空谈勇敢,舍弃俭朴去空谈广德,舍弃求实的美德去接受沽名钓誉的赞许,这是没有出路的。以慈爱之心用以征战则必胜,守御阵地则固若金汤。天将救护谁,必是以慈爱来卫护他。拥有三件法宝可以自我行德没有过时,才能做到无为而为。

生活中自我行德的建立也是这样的。在生活中个体要确定自我的行德就要立心、立德、立行,确切的自我规范才能更好的约束自我的行动。有明确的态度就能知道可为不可为的界定。这样的方法不仅在于悟道,对于个体的生活也是很好的。有时候自我会困惑于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和问题,只不过是自我的需求和欲望太多的缘故。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很好的行止规范和原则。不争不是不去争取,而是有意的放下,避开可能面临的危机。自我的约束不是对自我欲望和进取的约束,是自我在悟生活真谛的标准。意在取舍有度、取之有道的心态。

企业运营中也是需要一定的准则的。“道”的三宝可以运用于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慈柔不是软弱,不是放纵,是强有力的武器,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态势。很类似于“捧杀”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区别在于管理者的慈柔应该真正的把员工和产品放在心上,真正的倾注自我的“慈心”去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嘴上慈柔内心刚硬。管理者的俭啬也是很好的样板,你的风格和态势员工是会效仿的。管理者的俭啬应该是对自我的生活和自我对物质的需求,不是把这种俭啬作用于员工和产品。管理者不为人先很重要,所抬高是员工。虽然员工的地位卑微但是他们却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管理者不过是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决策,企业之所以能够产生财富是因为员工的工作。管理者降低自我态势给予员工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是能够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凝聚力的。“道”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工作,慢慢的体悟并很好的驾驭能够事半功倍并且产生巨大的力量。

持三宝,行三宝,悟“道”得真谛。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六十七_第1张图片
先圣——老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