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高效课程开发》读书笔记第二篇

第三章:整合方案重实效

这一章是原书非常重要的一章。里面包括了萃取方法、搭建结构、量化成果三节内容。

经常遇到做课程开发的伙伴,一开始信心满满的说要开发某课程,但是随着项目的开展,却会发现课程开发不下去了,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能给出针对课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给出行之有效的独门绝技,不能给出拿来就用的工具方法。

邱伟老师这本书强调“无论何种培训方式,最终起到培训效果的一定是培训内容!”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在课程开发阶段,首先搭建内容,而不要过早考虑教学教法,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内容不足,再花哨的教法也无法增加课程的干货的!所以本章恰恰是再次提醒我们要做“有方法、有工具、有内容”的干货培训师。

1.专家经验的萃取 P79-89

近几年,萃取技术被引入培训圈,很多企业都开始越发重视组织内部经验的提炼和传承。本节恰恰是运用了有限的篇幅,提供了萃取完整流程并提供了一个贯穿案例。其中,针对访谈业务专家,一般会牵扯到话术菜单,作者邱老师则化繁为简,聚焦到“必须问的四个问题”,这种做法必须点赞!少则得,多则惑。通过聚焦,我们能够更快速的直指目标,得到素材。

当然,受限于篇幅,对于萃取的一些技巧,并没有展开,让读者会觉得不过瘾、不解馋。不过随着今年邱老师新书的发布,这些伙伴包括我一定会大饱眼福的,期待ing。

2.课程结构常用的四种逻辑关系  P99-106

提到课程的逻辑结构,就好比建筑房子是一个道理,只有打好了地基,做好支撑,才能一层楼一层楼的向上搭建。不同的老师对于逻辑结构的划分,有自己的见解。近些年《结构性思维》、《结构思考力》等依托于芭芭拉明托女士《金字塔原理》前几章开发出来的关于结构的课程非常火爆,也恰恰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严谨结构的重要性。

书中给了四种常用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作者再一次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化繁为简,充分聚焦,舍弃冗余的大赞之举。介绍四种,大家一看就能懂,一读就明白,结合自己大脑中对于逻辑的理解,就能快速完成对常用逻辑的归纳与建构,进而快速的应用到自己的课程开发上来。

3.包装课程内容的八种方式 P107-119

课程包装是属于企业内部培训师容易疏忽的一块儿内容,通过包装,把已经精选出来的内容的识别程度提高、记忆难度降低,可以更加便于精选内容的传播。一句话,学员记得住,才可能用的上。

本章的八种方法,会让人脑洞大开,尤其是成语改编章节对于“三思而后行——360°职场沟通”课程包装的解读。

4.表现性目标 ABCD P122-123

关于课程表现性目标,应该说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而ABCD的总结方式,进一步让这一亮点变得容易识记、容易操作。培训师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下课后,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中不去应用课上所讲的内容。所以课上做充分的练习就显得格外有必要。那么怎么检验这些课上练习、实践是有效的呢?就是运用课程的“表现性目标”!通过ABCD要素的清晰界定,实现在课上能够检验、当堂能够实现。课堂表现性目标+课程开发目标,双剑合璧,无敌天下。

写在第二篇读书笔记最后

重读本章内容,仍然是收获颇丰。重复阅读,就会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么安排内容、编排案例。随着思考的升级,对于书中知识架构、案例分析的理解也会加深。读经典图书的好处,就是通过阅读学习启迪思考,进而指导实践。学——思——行,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FAST高效课程开发》读书笔记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