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全是问题;做,都是答案。应该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好文4103字 | 7分钟阅读
讲师:正雄,阿里巴巴高级专家,商业评论运营总监,新商业学院副院长 编辑:葛伟炜面对疫情,阿里高管
给员工的一封公开信
我想先跟大家分享武汉疫情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逍遥子在2月3日上班发出的一封公开信,我主要分享其中的几个关键词:
1.社会责任:今天,阿里人必须站出来,为社会承担起更多责任。
2.关心员工:整个春节期间,许多相关业务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不眠不休,在保障阿里同学健康安全的同时,竭尽所能为武汉和需要帮助的地方提供援助、信心和希望。向这些冲在一线的同学致敬!
3.关心客户:我们同时也要一如既往地服务好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在这个特殊时刻,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这是我们的本分!
4.关心家属:我还要代表公司向每一位阿里家人致敬!
5.寄语祝福:不管身在哪里,阿里人始终心在一起,挑战越大,阿里人越能创造奇迹。大家共同努力,珍重彼此,明天一定会更好!
从这封公开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疫情之下,阿里的高管是怎么思考的。他们在心中并没有强调员工该怎么做,没有强调员工工作效率是不是高,营收应该有多少,而是从更高的格局,胸怀理想,肩负使命,给员工以关怀和鼓励。
疫情之下,阿里员工
在家都干了些什么?
过去两个星期,阿里员工是如何在家办公的呢?以下是我们一整天的安排:
钉钉强大的在线协同办公系统,支撑了阿里十几万名员工在全球各地的在线办公。除了日常打卡、早会、日报、周报这些环节以外,我们做了许多有趣的创新。
例如,有的团队搞在线团建,大家在线唱歌,或者在线集体过生日;也有的团队开晨会的时候每人分享一篇文章,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工作;元宵节那天,所有员工以在线的方式参加元宵喜乐会,HR的同学为大家准备了猜灯谜等各种互动小游戏。
这些创新做法,一方面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体会到除了工作,我们在线上还能做一些更有温度、更有趣的事。
我相信这个时候,大部分在家办公的公司都和阿里差不多的形式,但阿里员工的工作效率依然很高:我们能扛住几百万中小企业借助钉钉进行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流量,阿里云的技术能支撑几百万企业在线协同工作的并发;盒马依然承接大量的订单,将新鲜的蔬菜送到居民手上;菜鸟的物流能及时响应,将应对疫情的物资及时送到武汉。
阿里的员工
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刚才讲的都只是大家能看到的表象,接下来我想比较系统地跟各位讲一讲阿里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疫情发生后,超过1000万企业使用钉钉办公。这些服务,并不是疫情来了,我们临时抱佛脚推出的,今天各种数据的增长,是疫情给了我们机遇。
但是2012年阿里启动无线战略,做了一个产品叫来往,很遗憾没有做起来。后来,我们做了差异化,从社交领域切入移动办公的细分领域,诞生了钉钉。这几年,通过不断地完善,钉钉才能在今年面对疫情时,从容地应对这么大的需求量。
这背后正是阿里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很多年前,马老师就说过:我们永远要在年轻的时候生孩子、天晴的时候修屋顶、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做变革。5年前做钉钉,10年前做阿里云,这些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最好的例证。
1999年阿里做电子商务时,没有人相信,而如今,电商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03年做淘宝时,没有人相信,阿里傻傻地相信,傻傻地坚持,到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
2004年做支付宝时,也没有人相信,而现在移动支付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9年做云计算时,更没有人相信。当时阿里被当成一个笑话,大家都认为BAT中,阿里是最没有技术基因的一家公司。如今,阿里的技术人才、技术储备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准备得是最充分的。
2009年天猫第一届双11,只有十几个商家参与,成交5000多万元;2019年,我们过10亿的品牌有15家,过亿的品牌有几十家,24小时成交2684亿元。
正是有了这样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心态,使得阿里巴巴在过去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今天才有了这样的发展机会。正如2018年双十一结束时,所说的那样,情不知如何而起,竟一往情深,恰如我们,十年前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十年后,就在眼前,看见一切。
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此,我们要自己创造风口,而不是跟随风口。在今天,我们依然是面向未来思考,思考的是“double H”战略,即健康(Health)和快乐(Happy),这是阿里面向未来正在大力布局的一些业务。
记得有一年,我陪同一位市政府领导参观阿里园区,他说:“你们园区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参观的,因为园区里除了房子、办公桌椅等硬件外,就是员工了。不像很多工厂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工具和车间,看得人眼花缭乱。”因为在阿里,“人”才是唯一的资产,阿里巴巴管理总纲中的第一条,就是视人为人。
阿里一直强调,聚一群有情有意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们希望每一个阿里员工都有共同的理想,受使命、愿景驱动,在组织中能发挥自主能动性。
我们的组织强调心力、脑力、体力三者合一。心力就是组织文化,脑力是组织能力,体力是组织治理。这三力融在一起,就构成了视人为人的组织能量,它使得阿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成为最好的自己。
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是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在去年20周年年会上,阿里巴巴发布了面向未来的新六脉神剑价值观——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快乐工作,认真生活。这六条价值观,将帮助阿里巴巴迈向下一个10年、20年。
我们的价值观是帮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识别出志同道合的伙伴,因为这样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一起走向未来,这就是所谓的使命愿景驱动的文化土壤。
此外,阿里的文化土壤还有六大表现。
例如,我们有娱乐文化。每一次团队聚会,主管都要表演节目,讲笑话。阿里每年的年会上,马老师都会表演节目,朋克造型,男扮女装,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弹吉他唱歌。在娱乐文化之下,员工之间变得更加开放,更加透明。
2012年我加入阿里巴巴,那一年阿里的集体婚礼上,有位保安小哥表演了一个节目,获得了所有在场员工的掌声。阿里在各种节日和活动中,永远不会忘记保安、保洁这些基层员工。因为只有他们在公司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才能够安心地工作。
每年的510,阿里有一个高管家长见面会,员工的家长可以见到阿里巴巴的董事长、CEO、CPO,等等,跟他们唠唠家常。有时候,员工家属会提各种问题,比如,“我的儿子在阿里巴巴工作这么久,到现在连女朋友都没找到”。对于这些问题,高管们都会一一回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我们的家人们对这家公司也有荣辱感、自豪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以“成就他人文化”为例。阿里强调,每一个管理者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成就员工。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每年的绩效考核,管理者最应该关注的是有没有帮助员工成长,有没有帮员工找到成长的舞台。
阿里在招聘时,总是希望招到比团队平均水平更高的优秀员工,这也吸引了优秀人才加入阿里,因为身边的人都很出色。由此,组织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马老师一直强调,作为管理者不要跟员工比专业能力,而要比胸怀、眼光、格局,以及看未来的能力。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成就员工,帮他们搭好平台。
事实上,当公司成就了员工的同时,员工也在成就公司,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最后一个,分享的文化。我们认为分享是最简单的,没有成本。我们每次开会,从来不会说让级别高的人先讲。因为如果级别高的先讲,级别小的就不做声。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不管加入公司多久,只要有新的创意、新的想法都可以讲,因为你有你的立场,你有你的做法,你有你的想法。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李开复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他说在微软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就是当管理者不认同自己下属的意见或看法时,管理者会对下属说:我不认同你,但是我支持你,你可以去试一下,你可以去做一做。
只有在这样的分享文化下,我们才能够给员工平台和机会。我认为未来的组织中,员工不应该成为组织里的一台机器,不应该变成为主管实现目标的工具。员工的每一个创新思想都需要被激发,每一个创新的做法都应该得到认同。
很多管理者会说自己的公司没有创新,那是因为很多创新想法,被管理者过去的经验一把给拍死了,旧世纪成功的标准往往是新世纪失败的理由,所以创新的东西都冒不出来。
今天,企业要思考的是如何使业务、组织、文化三位一体,因为只有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把业务做好。
1999年,阿里做了一个业务叫中国供应商。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通过阿里的平台,以外贸、批发的模式把产品卖到海外。当年这个业务的核心能力就是销售,通过上门拜访等方式找客户;所对应的文化就是中供铁军的文化。
2003年有了淘宝。这个业务所需要的核心组织能力就不是销售了,淘宝的员工更需要有创意,我们策划秒杀、双11等各种营销活动,目的是让卖家卖得爽,让买家买得爽。显然,当业务形态改变了,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文化也必须一起跟着变化。于是,淘宝的文化叫江湖文化,有小二文化、花名文化、倒立文化,等等。
如今,阿里要面向未来,成为一家技术公司,其核心载体是阿里云。这一业务形态与原来的B2B、淘宝又不一样了。阿里云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超过60%,其核心组织能力是技术,因此在这个组织里要打造的是工程师文化,要更加开放、透明、分享。
危机和机遇的哲学思考
很多企业家会说,阿里巴巴太大了,我们学不会。我想给大家说说新商业学院的例子。
去年一年,我们都在做线下培训,没有线上的课程。今年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我们的团队花了10天时间,搭建起在线平台。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新商业学院快速反应和行动,才有了我们这一系列直播课,通过在线形式服务我们的客户。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想,全是问题;做,都是答案。我们一方面要胸怀理想,另一方面也要脚踏实地;要憧憬诗和远方,也要有眼前的苟且;不能只看到危机,更要去思考危机背后的机遇。对中小企业而言,别无选择,唯有快速反应、快速行动。
* 本内容来自新商业学院公益直播系列课程,关注“商业评论”公众号,从底部菜单“好学 - 新商业学院”进入,即可回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