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蓝海”为何难开发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近两年,小微企业信贷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风口”上。

       去年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给予定向降准和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支持。

小微企业信贷“蓝海”为何难开发_第1张图片

      为了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各类小微金融机构异军突起: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现在数量已经过万家;2006年,村镇银行设立,如今数量已经超过千家;2013年,民营银行被松绑准入,目前已经实现常态化发展。

      在这些靓丽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尴尬。例如,小微企业贷款数据“水分”多;上万家小贷公司如今关闭近一半;仅有三分之一的村镇银行经营情况良好。

      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也试图分割小微企业贷的“蛋糕”。如宜信、蚂蚁金服和微众银行等,以服务普惠金融为商业模式的立足点,推动小微企业信贷全面铺开。但风控不足、事后追责机制缺乏等风险也随之而来。


      迎来“蓝海”市场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在2017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数据,中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0%以上。

      在北京市某银行工作的张枚(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每个银行对于小微贷款的界定要求不同,与小微企业的规模认定有关,“我们银行认为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便属于小微企业,界定标准主要看公司实力和借款额”。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24.67%。小微企业贷款较2017年年初增加4.0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达15.1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7%;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520.92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59.82万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5.27%,较上年同期高1.67%。

      为何小微企业贷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增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随着优质的大客户逐渐减少,银行业赚头小、成本高,开始调整服务对象,由争夺大客户转为竞先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

      董登新认为,这种竞争折射出在小微企业贷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缺口。

      不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中心支行和四川省统计局对四川小微企业连续三年的抽样调查,发现有28.3%的小微企业并没有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成都中心支行副行长方昕表示,在四川,不包括个体工商户的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大概在6900亿元,满足的量则在5000亿元左右,但正规金融统计数据的小微金融满足数远远大于这个数。

      方昕在公开场合称,据此推算,现在中国小微信贷总量也没有几十万亿元那么多,按照四川在全国GDP的占比来推算,全国可能在5万亿元左右。

      “但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红利影响,小微企业贷已经进入了‘蓝海’市场。”董登新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风控是难题


      尽管市场很大,但除了传统银行以外,深耕这个领域的玩家并不多,如宜信、人人贷、陆金所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称,小微企业信贷虽然有了大面积落地生根发芽的机会,但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经营贷质量呈现出恶化趋势。在追责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固然有万亿级市场规模,但风险与之相伴随行。”宋清辉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做好风险控制,但互联网金融机构如果自建底层数据平台和风控团队,每年要为此付出近千万元的成本支出,这对于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门槛”。  他表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经营素质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拓展小微企业经营贷的风控难点,也是造成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山东省济宁市某银行支行工作的郭涛(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不少小微企业管理混乱,自身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很容易出现经营问题。

      张枚对风控之难同样深有感触。他认为,风控的核心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小微企业的销售渠道如何,是否具有还款能力,关键都在于人。

      而如何判断此人是否靠谱?张枚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一般他们会通过多次面谈,或者去企业实地考察,查看他们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和抵押物等。

      “有时候去工厂蹲点,会发现工人都是临时叫过来的,场地也没有连续经营的感觉,一查水电费,已经很久没有交过了,且小微企业主的说法也会前后矛盾。”当记者询问不良贷款现象时,张枚如数家珍。

      不过,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为风险防控提供新的可能性。

      宜信翼启云服供应链金融首席创新官刘灏对法治周末记者称,大数据正在帮助翼启云服建立智能风控体系,即通过跨平台和自身数据的积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3层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第一层外部数据风控(市场数据、行业数据)、第二层企业主体数据风控(企业征信等),和第三层企业动态数据风控(订单数据,物流数据,资金流数据等),通过多维度的数据获取,交叉验证和持续监控,打造从线上到线下的数据闭环。


      动产融资尚不到位


      据郭涛介绍,小微企业贷风险高,但资产规模小,很难拿出银行认可的抵质押品。“这应该是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商业模式很难成功的原因。”他表示。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接受3种信贷风险担保形式,即土地、房产和第三方担保。“中小微企业资产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存货、应收账款和机器设备等动产,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接受。”郭涛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融资担保难,一方面动产担保资源闲置。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在银行业发达的美国,95%的中小企业贷款都需要担保,而90%以上的担保品均为动产,且普遍存在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而进行融资的供应链金融。

      据IFC(国际金融公司)测算,中国的动产存量在230万亿元至400万亿元之间。其中,存货总量约为100万亿元,但各类存货融资量年度发生额仅为5万亿元至8万亿元。


小微企业信贷“蓝海”为何难开发_第2张图片

      为打开动产融资的大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按照物权法的授权,于2007年推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搭建全国统一的应收账款登记系统互联网平台。此后,中国仓储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

      但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在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展动产融资并非易事,他们对该业务多半持保守态度。

      一位中国银行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对法治周末记者称,中国银行对动产融资业务就非常保守,“因为对动产的界定很麻烦,相对房地产等不动产,‘动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如存货、监管场地、应收账款等,很多时候还需要第三方监督,如给贷款方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等”。

      不过,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托消费和经营场景,以及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探索动产融资。不过,他们主要集中在零售商领域。

      刘灏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以B2B和B2C平台为切入方向,翼启云服所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已应用至建筑、商超、医疗、化工、农业、生鲜、钢铁等20多个行业,目前正在供应链金融基础上完成更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落地。

      以翼启云服旗下“商超贷”为例,刘灏称,其以全国40多万商超产业链中的中小微供应商企业为中心,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产业链金融扩大了服务对象,将金融服务的对象从一个客户扩展到一个集群,这是未来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普惠金融理念的重要手段。”刘灏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阿里集团的菜鸟供应链金融总经理赵威也曾公开介绍,其动产质押是在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做的动产融资,能做到“三二一”放款,即客户3分钟完成申请贷款,1秒钟放款,不经任何人工干预,不需要任何纸面签署的合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透露,中国动产融资市场已进入全面起步阶段,整个动产融资覆盖的品类从简单的存货或应收账款,正向所有的动产融资类型覆盖。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微企业信贷“蓝海”为何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