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认知里,理性决策一直被我们奉为圭臬。在战场上,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政治关系上,权衡利弊,理性决策;考场上,要认真审题,规划好时间。
在我们看来,先思考再行动,才能做得更好。因为凡事了解清楚了,想明白了,就能按照我们之前计划的,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想法。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很难先想明白再去做的。或许是因为外部环境信息不明确,我们无法弄明白,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还不够,难以做出抉择。
吴伯凡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人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里面迷了路,他该怎么办呢?难道非要找一张地图,或者找一个向导,才开始行动?
肯定饿死,有经验的人会这么做——用耳朵去仔细辨别水声的方向,哪怕是再小的水流。
因为小水流会汇入大水流,大水流一定会汇入小溪流,溪流最后一定通向大河。只要顺着水流走,放心,一定会走冤枉路,因为水流是弯曲的,但是肯定不走回头路,只要你的体力够、粮食够,一定会走出来。
所以,当外部环境复杂,信息不明的时候,在行动者的眼里,立即行动才是打破当前困局的最佳方法。
《罗辑思维》里也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人类的婴儿本质上全部是早产儿,有一半的妊娠是在体外完成的,人类的孩子六岁之前没有任何自我生活的能力,必须是妈妈来抚养。这是不是天大的坏事?
但是人类文明又把它变成了好事,因为这六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母子之间、代际之间,那个家庭的感情纽带非常深厚,这就让人类的知识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如果人类像什么斑马、羚羊一样,生下来几分钟就可以乱跑,不需要妈妈,那些知识它就传不下去,层层叠叠的人类文明它就堆积不起来。
所以,有时候,我们很难分清楚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
我们很多人在青春期都会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有限,我们很难做选择,甚至害怕迈出那一步。因为很多人害怕一步错,步步错,总是担心自己要是做错了一个选择,万一做错了怎么办?
于是,他们干脆原地踏步,同时又很焦虑、彷徨。最后,他们就在犹豫、观望中独自徘徊,浪费了大好时光。
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尝试去做出一些改变。其实,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观望上,还不如积极地尝试,去试错。
年轻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人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不是做过某件事,而是自己想做却没做过那件事!
另外一种阻碍我们积极行动的做事习惯就是完美主义。我也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在过往的经历中,我总是先考虑能不能把这件事能不能做好,再选择是否要去做。而因为这样的做事习惯,也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要是做这件事,肯定比他做得好。但事实上是你的同事完成了这项任务,得到赞赏,而你总是想做得最好,而错过了机会。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事情并不要求你做得多完美,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慢慢想,慢慢做。
007写作社群有个重要的写作原则:先完成再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文章都不会说是最完美的,都会有问题,但是只有你先完成了,你有机会慢慢完善它。
如同我们的一生追寻的目标一样,我们很难说一辈子确定了一个目标就往前冲。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我们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最终才能完成自我定位。
所以。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要学会放弃对这个世界完美的想象,放弃那种反复权衡琢磨的做事习惯。
过去我们总以为,人类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大脑里的理性,这是我们区别于所有动物的地方。所以应该用理性来统领行动,一件事想明白再干,没有地图就不要出发,权衡完利弊再做选择。
但是有没有可能用行动来统领理性呢?先干了再说,然后用理性辅助我们一步一摇地,一步一蹒跚地往前走。
人的外部环境有两大天条。
第一,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你在任何时候做理性判断的时候,信息都是不完善的。
第二,就是好事和坏事是说不清楚的,你在任何时点做利弊判断,看到的图景很可能再往前行动一步就变了,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
所以在有效行动者的世界里面,他永远相信两件事。
第一,先干了再说,因为只要干了,我就会遇到更多的意外,就有机会把握这些意外。
第二,只要我行动,就有机会洞察优势背后的代价,有机会把那些坏事变成好事。
所以,当你迷茫、困惑,不知道如何做选择的时候。不如放下顾虑,先做好当下的事情。
迷茫本身是个正常的信号,它告诉你你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就算走丢了,至少证明你不是留在原点,是在成长。
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也在逼着你一次接一次地重生。
“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永远笃定的。但我敢保证,只要迈步往前走,你会发现当时的慌张不会持续太长。
你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停下来。
因为一旦留在原地,你可能就失去遇见那些美好事情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