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坚持和追求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苏轼一行正在赶路,突然下雨,携带雨具的仆人先走了,同行的人全部做了落汤鸡。同伴们都很狼狈,只有苏轼泰然自若。一时雨停,回想刚刚雨中漫步,写下一曲《定风波》:

春雨击打着林间的枝叶沙沙,且不去听它,倒不妨与我悠然漫步,吟咏长啸。一根竹杖,两脚芒鞋,那轻松快乐胜过骑马。怕什么?人生中的风雨坎坷只如这蓑衣上的烟雨而已。酒意被这雨中的寒风吹醒,刚刚觉着有些冷,雨却停了,阳光已经从山头斜照下来,在迎接着我。回头看走过的风雨,不如归去,风雨或是晴空,一切皆空。

心中有怎样的坚持和追求,才能真正看淡外物,写下这“竹杖芒鞋轻胜马”?生活要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才能撑开胸怀,写下这“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细读苏轼的生平,不难得出答案!

22岁进士及第,文名震动京师,从此鱼跃龙门。正该一展抱负时,却接连遭遇母丧、父丧。而后仕途刚有起色,又遭逢“新党”上台,因政见不合而被排挤(注:苏轼为温和的保守派,既反对激进的变法,也不赞同顽固的守旧。因他在文坛影响巨大,故接连被新旧两党排挤)。蹉跎二十年,43岁又因“乌台诗案”险遭杀生之祸,最后被贬黄州。

乌台诗案给了苏轼莫大的打击,一个填词作诗豪放豁达,一个挥洒文章徜徉恣肆,一个勇于言事抨击时政的苏轼,却因为文名太盛而被视作旧党领袖,被变法派野蛮打击。政敌们无所不用其极,从文字中挑拣疏漏,炮制“文字狱”,抨击苏轼诽谤朝政,污蔑他讥刺皇帝,有谋反之心。

从一个人最骄傲的领域炮制武器,治其人于死地,这无疑是比杀人更加残忍数倍的罪行。此时,他的才气成了负累,他的诗词变为罪证,他一腔拳拳为民之心成了妄议朝政,他安民济世善政被非议包藏祸心。此间,苏轼数次想要自杀,差点被处死。

被贬黄州,做了团练副使,从一代文宗,海内名臣,到地方上做一位普通的基层武官,这在严重重文轻武的宋代,可谓是莫大耻辱。但是这样就能击倒苏轼了吗?不能!

开篇引用的《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第三年所作,而在黄州任上,更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问世。此后,新党旧党交替,皆视苏轼为大敌。而他也不在乎,历任杭州、惠州、儋州,生活愈加洒脱,作词更加豁达,影响更加深远。

宦海风波,如大浪淘沙,唯有最后的坚持和最真的追求方能在如此考验中沉淀。于苏轼而言,学以致用,为官一方造福于民就是最后的坚持,历数苏轼的官宦生涯,修水利、平变法、改税务、整军政、兴教育,无不如此。

文化和艺术是苏轼毕生的追求,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无不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尤其在诗词方面旷古烁今。为官不能逞其抱负,不如为文,那充满哲学意义的文字优美而隽永,千百年后仍然能给人无限的启迪和追思。

生而为人,只有当你的心底有所坚持,当你的生活有所追求的时候,你的人生才能有一条独属于你的路。走在自己的路上,每一轮风雨,都是在为你洗涤内心;每一次考验,都是在为你验证信念,历经坎坷和磨练后你将变得愈加纯粹。

直到你的人生再无杂念,终于确信,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只想做成这样的事!此后,你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你在这条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将引导你靠近终点。勿论能否到达彼岸,你人生的意义都已经找到,生命从此变得豁达且美好!

苏轼不是生下来就会作“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我也不必强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的路很长,长到你有足够的时间验证自己的追求,只是,请莫辜负了如许好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所坚持和追求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