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你不懂】第三篇 记忆粒子

                         记忆粒子

大脑存在唯一的粒子,它不停的在运动,而运动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神经主导进行的轨迹刻录,二是粒子在已有的轨迹上触动神经进行的自我保护。而记忆的形成也划分为两种,一是粒子在神经的触动下在大脑刻录的轨迹,二是粒子在两个痕迹之间游走形成的轨迹。而轨迹的形成也有两种,一是神经末梢之间的运动,由神经触动引发,二是粒子的自由活动,即思维,在已有的痕迹间随意游走,不受神经驱动。而思维也分为有规律的游走和无规律的游走,虽然思维的过程不受神经的驱动,但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注:本文说的环境,包括体外环境和体内环境,体外环境指身体外的周围环境,体内环境指身体内部的环境,包括人体血液、体内激素等)。

【我的思想你不懂】第三篇 记忆粒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记忆是否深刻取决于类似的神经多次触动或者多次重复的游走在同一轨迹,并且取决频率和停留时间的长短。记忆粒子只有一个,所以神经刻录记忆不是同时的,只是他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以光速在运动。

记忆同样可以反作用于神经,可触动神经作反应,从而达到保护组织的目的--可见后面《思维》章。记忆粒子在没有神经刻录的时候,是自由运动的,当然,这个运动也是受到环境和已有的痕迹以及轨迹的深浅等的影响的,一般是做惯性运动。入睡时,记忆粒子处于自由运动的时候,这时无法触动自我保护的机能。

脑部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记忆粒子的运动?比如,听到一个噩耗,然后你很伤心,甚至自杀,这个过程,脑部的记忆粒子是如何运动的?其实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过程,保护的对象是人进化程度最高的大脑器官中的记忆粒子的刻录过程,保护的是一种模式。可以尝试展开分析:我们之所以伤心,假说当前你失去了某亲人的爱,也同时不能再去考顺或者报答他了,而考顺本是一件能令你愉快的事,这些对自身有利的因素都消失了,记忆粒子最终会跑到好或者不好的痕迹,而当初刻录这个不好的记忆痕迹由于神经的刻录的频率或者力度不同,和刻录好的痕迹不同,所以当结果是跑到不好的痕迹时,这种对应的神经会再被激起,然后又了伤心的情绪。这是不符合记忆的存在意义的,是记忆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本身无法做出选择。所以,记忆又是受到外部制约的。

粒子有两种极端:抑制粒子不能控制神经,指植物人;一种是神经不能控制粒子,精神病人。

记忆粒子是不是以光速运动呢?宇宙的通用进化模式是让物质的存在形式多样化并极可能的保存下来吗?人的脑部运行模式和宇宙是相似的吗?这些更高的疑问,在实验室里,总有一天会揭开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思想你不懂】第三篇 记忆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