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古代行军作战不比现在战争的机械化,信息化,电子化,古代战争追求讲究天时,地利,人 和来决定战争的胜败。把握住其中玄机,往往就可以出奇制胜,一招制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战争中能够把握绝对的主动权,往往就意味着能够左右战争的成败,本文就盘点以下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来探究其中的奥妙。 

  第五名: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中期发生中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秦国军队以少胜多,在长平大破赵军四十五万,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逐渐失去逐鹿天下的实力,秦国后来居上掌握了东出函谷关的主动权,为以后的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前提条件。公元前262年,秦伐韩,韩国战败,秦国夺取战略重地——野王(今河南沁阳),由此,韩国的上党地区失去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韩国国君让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地区献给秦国,冯亭与上党百姓商议后,不愿意投降,于是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国国君封冯亭为华阳君,秦国动怒,于是出兵伐赵!秦国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上党地区,上党的百姓都逃往到了赵国,赵国则在长平安置了这些流民,随后秦军大举进攻长平,赵国派遣名帅廉颇在长平抵御敌军,廉颇坚壁清野,坚守堡垒,但是廉颇善守,不善攻,秦军几次突袭均取得胜利,赵国害怕廉颇战败,于是听信秦军反间计,委任赵括出任赵军统帅,赵括到任后,纸上谈兵,不注重实际,贸然出兵,被白起以二万五千人包围,赵军战败,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军。秦军以少胜多,引起六国惊恐!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_第1张图片

长平之战

第四名: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战斗,东汉末年,袁绍作为实力最强的一方军阀,以黄河以北(青州,幽州,冀州,并州)四州的地盘,率领七十万士兵进攻曹操,此时的曹操士兵不过二十万,且南方有刘备和刘表,西方有马腾的后顾之忧,依然聚集起所有的兵力,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双方在战斗前期,你来我往,互相攻伐,陷入拉锯战,且陷入消耗战,曹操即将不敌时,袁绍的谋士许攸被袁绍苛责,许攸心怀不满,投降曹操,并建议曹操奇袭袁绍军屯粮重地——乌巢。曹操采纳许攸的建议,立刻率领一只奇兵,伪装成袁绍的士兵,一路来到乌巢,见到堆积如山的粮食,曹操军一举放火,烧了乌巢的粮食,袁军大乱,曹操趁势全军突击,大败袁绍大军七十万,经此一役,袁绍不久病死,曹操随即攻取河北四州,实力大增,一统中国北方。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一方军阀。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_第2张图片

官渡之战

第三名: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北方的前秦政权统一北方,前秦君主苻坚统率八十万大军想要一举进兵灭亡南方的东晋一统天下,晋军出兵八万迎战,当秦军进攻至寿阳时,看到晋军军容威严,士气高昂,又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飘扬皆如同埋伏在山上的晋军,就有些惧怕,晋军使者来说,请秦军的军队往后撤退十里,等晋军渡河来战,苻坚想用骑兵冲击晋军,于是命令士兵后退,后队的士兵听到撤退的指令以为是前军战败,于是纷纷逃跑,前军看到后军逃跑,也是也纷纷逃跑,晋军趁势掩杀,大破秦军,秦军在逃跑中听到风的呼啸声皆以为是晋军追来了,于是跑的更快了,刹那间,因为指挥者的愚蠢,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凭借着把握住战场稍纵即逝的战机和地方内部的不稳等因素,晋军一举战胜秦军,大破秦军八十万,北方由一统重新陷入分裂的局面。也推迟了晋朝灭亡的命运!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_第3张图片

​淝水之战

  第二名: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一统北方后,于是便希望能够趁着全胜之兵,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一统天下,于是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琮,刘琮投降,曹操就合并北方和南方的兵马,聚集大军八十万在赤壁严阵以待,伺机南下,刘备和孙权被迫结成联盟,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迎战。联军统帅周瑜,充分利用,北方兵马不习水战的特性,先用庞统的连环计使曹操将大船全部用钢索连在一起,然后又用苦肉计,惩罚老蒋黄盖,让其佯生怨言,再使阚泽献降书,并用反间计使蒋干偷走假书信,让曹操斩了深谙水战的蔡瑁和张允。如此,再让黄盖诈降,趁着东南风把带着引火之物的小船驶入曹操军阵之中,火势趁风而起,联军趁势猛攻,曹军溃不成军,八十万兵马灰飞烟灭,经过一番算计,年纪轻轻的周瑜战胜曹操,曹操再无力南下,由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_第4张图片

赤壁之战​

第一名:露梁海战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成秀吉统一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出名将李如松出征朝鲜,李如松连战连捷,不就攻克平壤,开城,汉城,日本提出议和。明朝再次派出名将麻贵击败日军,不久,丰成秀吉病死,日本企图出逃蔚山,明朝海军将领邓子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即刻率领一百余艘舰船拦截日军,日军舰船五百余艘,明朝海军老蒋邓子龙一马当先,率领三艘巨舰船攻击日本舰船,李舜臣也率领龟船进攻,双方一起进兵,日本仓促应战,双方炮火齐飞,激战中李舜臣,邓子龙先后战死,明朝将领陈璘率主力与李舜臣夹击日舰,施放喷火筒,焚毁日军大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石曼子(岛津义弘)不支,仅率50余只战船溃逃。陈璘也率中国水师赶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最终,日军大败,死伤无数,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海洋战争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_第5张图片

露梁海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后一战决定东亚四百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