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关于教育的一点问题

早晨收到一个快递,我正翻着包装箱琢磨这是什么东西,女儿从房间出来了,欢快的说,我的小鱼干到了。

鱼干?你平常也不吃鱼啊,再说这种食品和品牌我从来没见过,你怎么发现的?

小咪说,同学那天给我一袋吃,我觉着特别好吃,就把包装袋留下了,回家在淘宝上搜到买的。

我说,你挺有办法啊,问同学在哪儿买的,的确不合适。你行啊,这到能让你吃点鱼,如今你自己能把需要的东西张罗回来了,不用妈妈操心,我手动点赞啊。

老李一会儿溜达出来发现了,立马抱怨,这孩子一天到晚买东西,好些都用不到,总分心想这些,没时间想正事,另外,浪费,天天浪费。

我立马给他暗示,让他闭嘴,老李适时打住了批评。

过会儿,小咪没在房间,我和老李说,买点零食至于叨叨吗?首先,这不是什么大事,孩子是可以做主买的,这么大的孩子,总得有一些事情让他自己判断和决定,能自己办我觉着更好。另外,买什么都有浪费的可能,不尝试谁知道呢?你买那些东西没有浪费的?这对孩子就像买一些玩具一样,她会打算的,我们掌握原则,不出圈就行,反而可以锻炼他的办事能力和思考能力,适当的生活实践对孩子很重要。

关于浪费,我一直有些模糊的想法,也想和各位家长讨论。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用老的标准衡量是否浪费已经不合理了,但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大,没办法确定一个统一的尺度。

我觉着,关于用度的尺度,应该每个家庭根据各自情况衡量。不必浪费也不能太紧缩,根据自家收入水平确定。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农民看到城里人花500块钱买了双皮鞋,大为讶异,心想,自己将来再有钱也不会浪费500块钱买一双鞋。这够全村孩子每人买一双布鞋了。故事的后来是,这个农民发达了,他穿8000块一双的皮鞋。但他没有忘记当初的想法,他依然会帮助全村的孩子。

今年,对特朗普家族的报道铺天盖地,尤其他的女儿伊万卡更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但我总是隐隐的觉着这个女孩好可怜,和父母出游,她一个人坐经济舱,父母坐头等舱。伊万卡一直想尽办法做一些事情引起父亲的关注,无比努力,嫁个丈夫,去改变自己的信仰……我认为孩子应该为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而不是一味围绕外在而改变自己。

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像伊万卡那样,咱普通人家的孩子,不能给她荣华富贵,但我一定竭尽所能爱她,当然,要掌握尺度,不是溺爱。无论如何,我不会把我的女儿一个人丢在经济舱,自己在头等舱里感觉一切都是对的。

美国这样的例子很多,把遗产留给仆人和狗,不给自己的孩子留一分钱,无论讲多少道理,我都是感觉怪怪的。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我力挺这些观念,刻意的独立,独立到没爱心?统一用自强自立一个标准要求孩子的成长?我想,有爱的孩子才会独立,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驱动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我如果有足够的财产,我会留给我的女儿小咪。告诉她,宝贝,你这辈子不需要为生存奔波,有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善用这些资源,它会保护你的安全和舒适,妈妈对你的要求是,全力以赴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全然的自己,自信自在,会判断是非,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你有自己的能力,用不到这些资源,你有按你的想法处置的权利。

中国上一代的父母被生存吓到了,对金钱总是有紧缩感。

但是,我从小生存的环境不一样,我的妈妈,从来对金钱的概念不紧张。我们高中的时候,家里抽屉里总是放着几百块钱,四个孩子谁有需要可以自己取用。我家的姐妹没人拿这些钱去浪费,基本都是用来买书,或者交一些学杂费,没有人拿了这些钱,给自己买衣服用品。

后来,不经意,我听到妈妈和同事聊天,她说,小孩子得让他手里有零花钱,不然有可能心态不好,爱占便宜甚至可能去偷,那就麻烦了。我第一次发现我大大咧咧的妈,是有自己的人生智慧的。

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智慧,角度很多,做家长需要穷尽一生的智慧教育一个孩子。我今天讲得不全面,表达也不够精准,感觉有点散。但总的原则是,适当给孩子决定自己事情的空间,理念不能过于紧缩,家人之间充满爱心,互相帮助,保持一个开放放松、自由有度的人生状态。关于没有大是大非问题的观念水位,我采用中国老祖宗的观点—中庸,重在度,不过也无不及。当然,大前提永不变,知对错、知荣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念—关于教育的一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