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很远,回去的心不变

回家的路很远,回去的心不变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超市买年货,哥哥来电话问我今年能否回家过年,我说老人和孩子都在身边,走不开的,他“哦”了一声,听得出淡淡的失落感,随即告诉我给我准备了一些香肠和腊肉腊鱼,等过一周寄给我。

挂断电话,我有一种立刻买票回家的冲动,可想到回程票难买,再看看年幼的孩子和长年累月为我们操持家务的公婆没有机会放松享受假期,我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手心手背都是肉,很难两全其美。

老公看出了我的顾虑,马上提议明年让公婆先回老家,他和我带着两个孩子回我父母家过大年初一和初二,后面几天再和公婆一起过,我嫌太折腾,不同意短暂的九天假期穿梭在两个省份,最后也没有想到完美的方案。

结婚后,已经十一年没有在父母家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前几年都是开车路过,陪爸妈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次日又赶回公婆家团聚,不到十天的春节假期,仅仅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至少三天,所以,在春运高峰期奔波的那几年,我们心情亢奋又疲惫,从大城市到小城市,来回三千五百多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一周才能恢复元气,父母还得提心吊胆牵挂我们的安全。

孩子入学后,一家老小六口人三百六十五天朝夕相处,少了来回奔波的疲惫,也多了一份对爸妈的思念。

小时候,喜欢过年,不仅仅是能添几件新衣裳,每天都有好吃的,走亲访友其乐融融,年味很浓;长大后,盼望过年,不再是因为那些吃喝玩乐的理由,而是过年成为我们一年到头唯一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太难得!当我上有老下有小之后,仍然盼望过年,是因为时间被拆分的所剩无几,与父母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少,我渴望陪伴在他们身边享受那份浓浓的年味,哪怕只是看爸爸写春联、放鞭炮,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这几天天气晴朗,适合户外运动,陪公婆和孩子逛公园,一派花团锦簇的新气象,我情不自禁地吐露心声:好想休息一个月,老人和孩子居然不约而同地笑我,说我在做白日梦。

是的,我真想!

这几年,虽然不能做到春节与父母团聚,但我一定会选择夏天回家与父母小聚,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想家了,想爸妈了!

父母老了,可在他们眼里,我依然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妈妈虽然很渴望我回家,带我回乡下走亲串友,但她从来不会表露出来,只会在电话里说来回坐车又花钱又辛苦,告诉我春节多陪公婆和孩子,更要多帮婆婆干点家务,老人带两个孩子真的不容易,爸爸则不会那么含蓄,会问我过了年能否晚几天回家,言语里都充满了期待,而我给他的答复总是遥遥无期。

表弟年二十七都还没有买到回家的票,我们劝他留在深圳一起过年,可他坚持说不,谁知道年二十八居然买到了一张回家的站票,立即收拾行李箱奔赴火车站,在车上连续站了十八个小时,腿都快瘫了才到家,即使这样,晚上他给我发来一段小视频,在家饶有兴趣地热火朝天熬鱼冻呢,还叮嘱我多做几个好菜吃。

家,是永远充满生机的地方,是一想到就热血沸腾的窝。


回家的路很远,回去的心不变_第2张图片

小城市里,亲人都离得很近,有拜年的习俗。每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二都很难把所有的亲戚走遍,有时候还要将家庭成员进行分批行动,好不热闹,至于节日主题少不了吃吃喝喝,轻轻松松长膘十斤也乐在其中。

而身在大城市中,一到春节,很少听见鞭炮声,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寥寥无几,出门乘坐电梯再也不堵了,“腾”地一下子就到达一楼了,见到保安问一声好,走出大门再见到任何人,脸上几乎都写满了陌生,不存在走亲串友这个说法和事实,因为亲人都不在这个城市。为了不浪费假期,全家人一般会选择在周边相邻的城市,进行纯游玩休闲式度假。

早晨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在外打拼的姑娘辗转83个小时,跨越4400多公里,换乘三趟火车,在漫天飞舞的雪地里,一步一挪地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只为除夕前能回到山中老家陪父母过年,不禁潸然泪下。不是繁华的大都市不够好,也不是姑娘一个人在外过得不好,而是从小将她养育大的双亲眼巴巴地盼着孩子能回家一起吃年夜饭,那是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期待的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深的守候是父母对儿女的期盼,无所欲,无所求!

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听了太多父母的唠叨,嫌他们烦,会在被催婚逼婚生娃的年纪,刻意地与他们保持距离感,还假装成熟暗自窃喜终于逃脱掌控;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也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时候,才深深地懂得“养儿方知报母恩”的道理,开始怀念起他们的唠叨,多想再听他们唠叨一句“多穿点衣服别着凉,多吃点饭别饿着”,可年龄越大,我们越难再听到这样贴心的问候。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大城市,心念小城市,那里有爸妈,还有一个家。


回家的路很远,回去的心不变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家的路很远,回去的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