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

幸与不幸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怀着很复杂的心情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很久以前曾借读过这本书,但不记得什么原因,总之是没读进去,后来不了了之了。这次大概是太无聊了,又打开了这本书。然后怀着对于主人公愚蠢的感慨以及结局的好奇翻完了它。

其实谁又比谁聪明多少呢?不过是置身事外罢了。

故事讲述了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包法利夫人,即爱玛,作为一个富农的女儿,她没有这个阶级应该有的精打细算的品质,反而挥金如土,无比向往贵夫人的生活。

她的这种性格,大部分是她在修道院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小说的浸淫造成的。修道院的教育是禁欲,修身礼仪,是让女人成为一个不能思考的生物,没有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只能一板一眼的遵循教义礼仪。然而青春期的少女总有其逆反心理,就像教会也有明一套暗一套。爱玛和她的同学们在暗地里接触了大量渲染浪漫情怀和骑士英雄的附庸风雅文学,其中包含的某种浪漫情调深深影响着爱玛,从而使她自我感觉只有追寻像书中的爱情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满幸福,自由自在

而她的丈夫,包法利先生,即夏尔。作为在巴黎学习过的医生,不仅胸无大志,而且和那些一辈子没去过巴黎大都市的邻居一样粗俗不堪。他是最为顺应这个时代的“乖巧”好人。他符合传统的道德标准,爱老婆,虽无大志但勤恳而知足地过着平淡无奇的每一天。他没有爱玛那般追求浪漫的激情和附庸风雅的上流幻影,他对小资小调无讲究,既没有生活情趣,又愚钝平庸。

所以,当富农家庭出生的爱玛嫁给老实本分的乡村医生包法利之后,面对幻象中的美好爱情和现实中的无趣婚姻之间的落差,她选择了出轨。并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最后,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爱玛选择了服毒自杀,而不久之后,得知真相的包法利医生也无因身亡,只留下未成年的女儿从此寄人篱下,悲惨地生活在亲戚家。

爱玛终于结束了她悲哀而不幸的一生,而那些促成悲剧的人则心安理得地继续活着。

故事中最不幸的人是夏尔呢?还是爱玛?夏尔作为爱玛的老公,他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因为他对生活十分满足。他深深地无条件、无限地宠爱着自己的妻子。他从小就愚钝实在,在第一个妻子去世后,他很幸运地娶到了爱玛,这个漂亮又聪明的女子,他觉得不真实而幸运。为此,甚至在老包法利夫人(自己的母亲)与爱玛发生冲突或争执时,他会毫不犹豫且毫无原则地站在妻子的一边。

但事实上,他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妻子。

幸与不幸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爱玛的人生理想是拥有风度翩翩身份高贵的丈夫,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但是她会有梦想成真的一天吗?答案是否定的。婚姻向来讲究门当户对,在等级森严的中世纪更是如此,就连贵族的情妇都是贵族。爱玛作为一个富农之女,她所能接触到的所谓的“贵族”不过是经过装饰的流氓和浪荡子。

幸与不幸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自己的幻想时,她终于出轨了。为了追逐附庸风雅,为了找寻她那骑着黑马的高贵的子爵,她不仅出轨,而且在经济条件完全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地从别人那里拿取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东西,甚至愚蠢地写下许多条据。她浪漫的幻想是靠金钱堆砌起来的,当她再也弄不到钱,没有可以抵压的资本,一切便灰飞烟灭。一旦金钱抽身离去,那浪漫的幻想变得苍白而脆弱!她用金钱编织的幸福生活终使她负债累累。

如若结局有谁会借钱给爱玛,她便不会自杀,在一段恋爱结束之后,继续找寻下一个替代品,直到追到真正的子爵。但即使有谁借钱给她那也是无底洞。因为她永远也追不到,这不是理想,只是她的幻想罢了

爱玛与夏尔虽然是对生活要求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生活的瞎子,这正是筑成他们不幸的根本。爱玛不顾一切地追求幻想中的生活,而夏尔则笨拙地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他们受到嘲笑与愚弄也全然不知,还把别人三两句的花言巧语当真。他们以为粉饰日子就会是真实的,一头栽在各自编织的幻想世界里,自欺欺人地幸福着……实在可笑可怜可悲可叹。

幻想的幸福终于是空中楼阁,他们却都不肯接受现实,不肯用心去认清这个世界。但雪终埋不住泥土,那些陪着你玩的人在无利可图之时,便露出了真面目,但一切已经迟了。

爱玛经历了思想的苦痛与挣扎,终于选择了服毒自杀。悔恨、不甘、身体的苦痛与折磨陪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夏尔得知一切真相后,这个老实人瞬间崩溃而死。

故事的最后,促成这个悲剧的那些人,都若无其事地活着。

掩卷深思。小说中典型的社会环境与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完全掌握自己手里,自欺欺人的人,总有一天会无路可走!

不接受现实,一定是自掘坟墓。惟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梦想,才值得去付出,甚至倾尽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与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