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耶茨:孤独是失意者的背影

读书不多,就像阅人不足一样,渐渐地也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大致上,英国作家写句子绕来绕去,日本作家风格清淡凛冽,德语作家关注反思,用西班牙语的则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还有殖民地风情,而美国作家,天赋都点在了短篇小说这一个技能树上。马克吐温、欧亨利、海明威还有卡佛,这几个名字下的篇目就足够组成一本类似于短篇写作典范大全的书。理查德耶茨则是夹在群星之中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名字。

理查德·耶茨:孤独是失意者的背影_第1张图片
更喜欢这个装帧,我手上的是译文经典版本

小说文末有篇译后记,文中语句也见于网上对于作者的描述,再无他言,可见关于理查德耶茨的关注也是有限:

酗酒、抽烟、疾病、贫穷、潦倒、怀才不遇,生前未曾大红大紫,死后迅速被人遗忘,他的一生正合了文人常有的命运。耶茨是“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也是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获成功,当年与《第22条军规》、《爱看电影的人》一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随后他陆续写出《扰乱和平》(1975)、《复活节游行》(1976)、《好学校》(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1984)、《冷泉港》(1986),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不定时代》至今未能出版。

我仅读过《十一种孤独》。这本小说集的名字就足够吸引读者,内容安排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本经典的《都柏林人》。自己读乔伊斯则纯粹是高中时对于意识流的盲目崇拜,更别提以青春期的躁动去读懂小说中的情感。老家书橱里还放着两卷本的《尤利西斯》,想想就头疼。但是《十一种孤独》从文本上来说,与《都柏林人》却是天壤之别,全书的写作风格朴素,遣词造句十分克制,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作者本身甚至主张写作与“思想”无关,仅仅试图通过对落魄失败的现实人生白描来反应社会的无情与无奈。他的作品,在我看来,像是夹在海明威与卡佛之间的过渡:较前者少一些抗争的力度,较后者多一些人物情感的渲染。从艺术成就上来说,这十一篇小说确实完成了写作者的意图:“我想我对成功的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

“孤独”这个词一直都是文艺青年的心头好,没看过《百年孤独》更不敢自称文学爱好者。我不懂西语,但《百年孤独》的英文译名是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而耶茨的孤独则用的是Loneliness,前者强调的是马孔多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隔绝,而后者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体验的孤独。这本小说集的标题虽然叫做十一种孤独,但是读了下来,实际上写的却都是一种:失意者的孤独。选材上,这十一种孤独呈现出一定的主题重合,两篇涉及儿童世界(南瓜灯博士、与陌生人共乐),两篇涉及肺结核病人(一点也不痛、旧的不去),两篇涉及写作者(与鲨鱼搏斗、建筑工人),两篇涉及军人(乔迪撞大运、勃朗宁自动步枪手),两篇关于普通职员的生活以及一篇场景离开了美国、但仍旧是关于失意的美国人的《绝佳爵士钢琴》。童年的遭遇、病痛和经历都和作者自身的人生遭遇十分相似。所有故事的主人公境遇不同,但都面临着事与愿违,时运不济的失意,而正是与自身所处环境的格格不入,才造成了孤独的体验。耶茨在这些故事中讲述了那么多的人生轨迹,往往在一两次时也出现过曙光似的转机,而与经典作家不同,在经历了这些人生道路的转角后,迎来的也不是柳暗花明的结局,现实仍旧是一堵写上脏话的灰墙。这种多少有些绝望的态度更是加重了失意者的悲剧情境,以至于全书读完,掩卷之后心中浮现的,也全都是上图中那个模糊的背影。

写作技巧上,现实主义多少已经有些过时,耶茨的主张更显得有些拘泥。但仍旧无可否认其对于后世作家的重大影响,我挺喜欢的冯内古特对其也是赞赏有佳。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现代社会信息的膨胀导致了这种信息量较小的写实性小说吸引力大大下降,再加上写作也是对自身经历的投影,过于浓烈的时代和个人色彩也造成了小说整体与现代的格格不入,这或许也是耶茨无法持续获得广泛关注的一个原因。

十一篇小说中,于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篇主题相对传统、情绪相对乐观的《万事如意》。文中两位工薪阶层的情侣将要结婚,各自的好友为自己准备了一些礼物,但由于生活轨迹的不同,女主角所预期的浪漫一夜并没有实现,而正是通过对于个失望夜晚的描述,耶茨准确地抓住了婚姻关系中孤独的因素,而婚姻本来可能就是人类用来抵御孤独的一种终极武器。故事的情节并没有多么的出乎意料,而“礼物”这个引子又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另一个关于爱情和礼物的经典文本《麦琪的礼物》。回想起来,欧亨利的故事也多少透着一些失落的意味,但是作者对于生活和爱情还是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同样是贫困生活的故事,却还透露着乐观的情绪。耶茨的故事却明显缺失了“希望”这一种描述,他只是平实的记叙着两者的故事,而那么重要和激动的一夜终于因为生活本身的贫乏而变成了一句淡淡的告别时,仿佛这才是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真相。尽管他们的爱情似乎将要开花结果,但是这种淡淡的貌合神离,似乎是已经安排在命运中的失败。而这种失败的情绪也是这十一种孤独的源泉:生活不过如此,失意俯仰皆是。

我虽不至于如此悲观,但仍旧会被作者所创作的文本打动,毕竟状写生命的无奈需要的勇气也远远大于讲述一个希望满满的励志故事。而阅读这十一种孤独就像体验人生中的众多失意时刻一样,是路途上许多掠过街角的暗色剪影,平凡而沉默,那也会是自己的某个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查德·耶茨:孤独是失意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