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关于“钱”的思考

生活中那些关于“钱”的思考_第1张图片
湖南路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钱”的社会。似乎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只有“钱”,嘴里谈论的都是“钱”,社会中到处充斥着赤裸裸的“拜金主义”。

人们通常会选择和有钱人做朋友,和有钱人谈恋爱,和有钱人结婚。在有钱人面前,你会有自卑感,不由自主地恭敬有钱人,崇拜有钱人。

我们每天都要跟钱打交道,出门就是花钱。吃饭要钱,租房子要钱,坐车要钱,谈朋友要钱,结婚要钱,生孩子要钱……到处都是钱钱钱。我们好像掉进了钱的海洋,似乎我们都成了钱的奴隶。

如果没有钱,我们的生活会寸步难行。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我工作是为了赚钱,没钱谁干啊?老板都希望员工少拿工资,多干活。员工都希望多拿钱,少干活。

于是各种矛盾就出来了。

同事之间可能会为了一点小利争得头破血流。兄弟姐妹之间会为了家产吵架打架,甚至闹上法庭,打官司,最后老死不相往来。一段感情可能会因为礼金没谈拢,而最终黄掉。一起创业的合伙人,也可能会为了利益分配不均而散伙……一切的发生都是源于“钱”。“钱”有一种魔力她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讲的是吝啬鬼葛朗台的故事。他是“金钱至上”的典型代表。他对金钱的那种贪婪和吝啬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在他的心里,他的妻子和女儿可能还不如他眼里的一枚铜钱。现实生活中像葛朗台这样把钱看得高于一切的大有人在。

于是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我们的社会怎么这么复杂呀?怎么这么变态呀?人情怎么这么冷漠呀?大家怎么都向钱看呀?

为什么孩子眼里看不到钱了?

因为他们心中还没有“钱”的概念,不会给人贴“有钱”、“没钱”的标签。不会因为你有钱而亲近你,也不会因为你有钱就跟你走,谁带了他他才跟谁亲。零食、玩具用钱买来的东西只能哄得他一时,吃过、玩过最终他还是找跟他亲近的人。

难道我们越长大越不如个孩子吗?

其实社会和钱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社会其实是人的社会。钱本身没有对错,也不分好坏。

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钱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钱服务。

如果因为赚钱不开心,那你赚钱有什么意义?如果因为赚钱,不能陪伴你的孩子,那你赚钱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因为钱,伤了亲人间的感情,你争这个钱的意义何在?有钱就有亲人吗?有钱孩子就会亲你吗?有钱你就真的开心吗?

曾经有一个朋友A说:“这个世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再有钱也是一堆废纸。没有爱你的人,你有钱也是孤独的。”

朋友B回答她说:“你现在有钱了,你当然可以这么说。我不认同你的说法,我觉得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

朋友A说:“你看到的是我有钱,住高档小区,开好车。但是你知道我是怎么赚钱的吗?我为了赚钱,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奋斗赚到的钱吗?我在生孩子的产床上还在接客户的越洋电话,我大宝刚生下来,我月子都没坐完就去工作了,那时候刚创业,我带娃去公司开会,下工厂。但是就算我现在有钱了,我还是有我的烦恼。你有婆媳关系,我也有。你担心你孩子的学习,我也担心。我背上长了个瘤,我都拖了快两年才去割。我有个小弟弟,她婚姻不幸福,我也很担心他。这些都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你明白吗?钱是你努力生活顺便得来的,但是你工作生活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你会失去很多。”

赚钱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忽略了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健康。

朋友A曾经还说过:“有的人她其实不缺一张机票的钱,也不缺一双好的鞋子,一件好的衣服的钱,但是她不舍得买。她宁愿坐10-20几个小时的慢火车回家,她宁愿穿一双便宜的鞋子,一件便宜的衣服,去见客户,他不会明白,为什么别人能谈成业绩,他不能。而赚的钱够他买很多鞋子,很多衣服,好几张机票了。他眼中看到的是“钱”,他没有看到“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金钱,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就是这个道理。”

若干年以前,我听到她说这些的时候,我才刚出社会。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是现在的我特别能理解她讲的这些话。

从前我就是不舍得在春运的时候买张机票回老家,13-14个小时慢车回老家后,弄得自己特别疲惫,回去还得睡上一天。5天春节假期,感觉都在路上。现在半天就到家,还不用熬夜,早上还在上海,中午就到妈妈家吃上饭了。

从前我觉得我没有钱,所以我女儿成为留守儿童,感觉在上海就养不起她。现在把她接过来上海读书,除了要多花精力,好像钱并没有少赚。

从前打折去买了一堆衣服回来,发现放在衣橱,吊牌都没有剪,也没有穿。现在要把它们当垃圾清理掉了,才发现:贪便宜买了一大丢无用的东西才是最大的浪费。

你花钱的方式决定你生活的态度和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那些关于“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