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篇十:你是个合格的败家娘们吗?剁手背后的经济学

金融篇十:你是个合格的败家娘们吗?剁手背后的经济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年双11到来之际,我们公司美美们都是异常的兴奋。从1号开始,员工餐厅,厕所,办公室聊的话题都是异常的统一,购物。

一个个群提前组建好,方便信息沟通,链接满天飞,每个部门美美都会分享大促的信息,为了拼单,为了团队成员的顺利购买,大家都会成人之美,所以会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双11当天,我们凌厉尽致的发挥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大家分工明确,我负责买日用品,娜娜负责买零食,还有阿萍姑娘负责买衣服之类的。

“酸奶要吗?举手”一个不差全部举手,一个人统一付费,之后大家再各自支付宝转账,这样一来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享受团购价。

大家之间非常默契,一个眼神飘过来,买!向你招个手,那就买买买!!!

男孩子也不能闲着,要最大化发挥作用。我在研究价钱比较店铺,他就拿着笔和纸,一个个做统计,“洗发水要吗?阿姐要付钱了,买几瓶?好的,记好了”

“餐巾纸要吗?才1箱,太少了,数量不够享受不了团购。你必须得买2箱,我记好了。”

“哇塞,这个太便宜了,买吧”好,买!!晚上我们奋战到凌晨两点,彼此时时交流经验,“刷新一下,就可以了,支付宝又卡了?开4G,不要用网络。付好了?OK!阿萍付了吗?好,搞定!”群里忙的不可开交。

第二天早上,我们的标配是人手一杯咖啡,眼睛布满血丝,可是彼此脸上闪着胜利的喜悦。

整个公司大家见面的问候语,变的高大上,“昨天败了多少钱?”而不是土了吧唧的“今天吃什么外卖?”……

剁手的结果就是,2014年买的抽纸面巾纸,到现在还有2箱,每到家里大扫除,我先生就会语重心长地说:看你败的餐巾纸,堆在这占了一个平方,依上海的房价,你这餐巾纸是坐火箭的速度,升值很快啊,比股票涨的快多了……”“呦,吓死宝宝了……”

金融篇十:你是个合格的败家娘们吗?剁手背后的经济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反正我们部门的姑娘们全都发挥了潜力,够拼!!我们全部绑定了两张信用卡,果不其然,刷爆了一张,另一张接着用,所以我们成功付款!!!

后来整个11月份我先生除了会叫我败家娘们,还是败家娘们。

好,问题来了?我们平时看来可买可不买的商品,为什么一到打折季,就一个个都变成了剁手娘们呢?

这就是所谓的折扣效应——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退让,即在价格上给予适当的优惠,从而诱使消费者再次消费。

事实上“打折”只不过是商家用来招揽顾客的幌子,其背后仍是利润的赚取。由于商品定价投放是商家的自由,所以商家往往将商品的价格提升一点,然后再推出打折的广告。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而且会赚到更多的利润,不会赔本。

一件心仪的物品商家给了一定折扣,消费者多会感到心里舒服些。既然买东西都会被宰,被少宰一点,总是好一些。

人们都想赚钱,都想变着法地从周围的人身上掏钱。打折扣,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别人口袋“掏钱”的方法。问题是,有时候消费者不仅不对此感到厌恶,还对此非常钟情。

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打折促销,而是要考虑钱该不该花,花在必需的,高品质的东西上也是一种节约,少而精也是一种智慧。

今年,还是改邪归正少败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篇十:你是个合格的败家娘们吗?剁手背后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