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追求小众?

社会像是一个金字塔,有这么一个纵向的阶级,区分了上层人、中层人、下层人,越“高贵”的人就越少。

靠什么来区分不同阶层的人呢?

靠直接彰显自己的财富也是一种方式,比如穿金戴银。但这种方式并不足够好,所以来自西欧的资本主义文化没有仅仅选择这种方式,而一些部落原住民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财产带在身上的两个显著缺点是:笨重和易于被掠夺。

所以,我们要靠一种更“优雅”地方式,来将自己和别人区隔开来。那就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只要能分辨不同的事情,就能分辨不同的人了。而这些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品味”,从而主动去做不同的事情。

上层人的“品味”是挑剔的,他们要做非常独特的事情,使得自己独特起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但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上层人,从而会去模仿上层人的“品味”,和上层人做同样的事情,但这样使得这个“品味”流俗了。一旦某个事情大家都在做,变得不独特,无法起到“区隔”的作用时,上层人就要找别的事情来做,改换不同的“品味”来将自己和其他阶层的人区隔开来。刚开始大家都用木头餐具,那上层人就用石头餐具。大家如果也都用石头餐具,那上层人就用金属餐具。大家也用金属的,那上层人就用陶瓷的。大家也都用陶瓷的,那上层人就又都变回金属的。不仅仅是餐具的材质,餐具的样式也可以用来表现品味。实在不行,除了餐具之外的其他东西也都能表现品味。

不过,上层人也要注意一点,不能找太奇怪的事情。因为上层人虽然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流俗,却又希望别人羡慕自己,嫉妒自己,来模仿自己。他们希望自己的“品味”是大家所追求但又追求不到的。上层人会去用独特的餐具(贵金属?瓷器?)、吃独特的食物(难以获得?昂贵?)、着独特的装束(华丽?材质昂贵?)、有着独特的行为举止(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练习?),但他们不会用“见面互相用力扇耳光”这种行为举止来将自己和别人区隔开来,因为这种“品味”是大家不乐意追求的。

现在可以让我们来看看电影、书。一群群人试着将自己和他人区隔开来,便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品味。而品味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独特(小众)和平常(大众)之分。任何被认为是高雅的品味必然是独特(小众)的品味,否则起不到区隔的作用。当人们去看电影、看书的时候,选择小众的书、电影。就是选择了小众的品味,选择将自己和其他人区隔开来。

但结果却不一定如这群人所愿,虽然“高贵”必然小众,但小众可不必然“高贵”,但是人类不能分清楚“小众”和“高贵”之间的关系,恰如很多时候人类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弄混了工具和目的。当“小众的人”自以为自己是“高贵的人”时,当他们鄙视着其他大多数人时,追求着不同小众事情,有着不同小众品味的人也在鄙视他们。千万富翁鄙视百万富翁,美术家鄙视千万富翁,慈善家鄙视美术家,IT精英鄙视慈善家,物理学家鄙视IT精英,物理学家的爸爸是钓鱼能手,他鄙视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的爷爷是象棋能手,他鄙视作为钓鱼能手的儿子……愚蠢的人类啊~

有人要问,追求小众真的只是为了装X(大雾)吗?会不会有些人天生就喜欢小众的东西?

是的,是为了装X,不管是有意识地装X还是无意识地装X。而且,不会有哪种人类天生就喜欢的小众社会文化产物。人类的社会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万年前的社会文化,但人类的基因差不多还是一万年前的基因。没有人一出生就喜欢三阶魔方、金属原色水杯、Willard Van Orman Quine、心理学和分析哲学(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黑)……

每个人确实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学属性,但这些不一样的生物属性只能使得一部分人选择表达出A类社会学倾向,另一部分人选择表达出B类社会学倾向。而这些人还是一样会选择在A类中寻找小众的A24或A07,而选择B类的人则会选择B56或B99。没有人是天生的“小众”,天生只能决定人们选择怎样去“小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们为什么追求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