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思维导图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鲁迅先生的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我们选择了“百草园”中的部分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原文如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文字选自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百草园为什么是作者儿时的乐园。写的是景儿,而写景的文章技巧主要有三条:抓特点、按顺序、动静结合。我们在分析这部分内容也可按照相同的思路,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是否做到了动静结合?

        仔细阅读后我们会发现,作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百草园内的景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一是全景,二是泥墙根一带。在按顺序描写的基础之上,作者又以动、静进行了区分,不愧是一篇难得经典之作。

        两种角度,两个层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抓特点了,无论动静,只要按照特征提取到恰当的关键词,就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让我们拿出纸和笔,一起来绘制今天的思维导图吧!

现代文思维导图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_第1张图片
学科思维导图 张校语(张维)

校园(仿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详

        不必说放学后学生在操场嬉戏玩耍的情形,上课铃打响后学生们认真听讲的样子,下课后学生们专注读书的神态,也不必说校园中棕色的落叶,翠绿的柳条,攀爬垂吊在树枝上的牵牛花。单是校墙根草丛一带就有无限乐趣。蝴蝶在这里飞舞,七星瓢虫扇动着翅膀给蝴蝶伴奏。翻动草丛,里面有时会出现几只翠绿的蚂蚱;还有几块光滑的鹅卵石;只要按住含羞草的叶子,它便胆小地蜷缩成一团。有人说,学校枣树的枣子是非常之甜,我常常将枣子从树上摘下,但没有一个枣儿是异常之甜的,其实都是因为没有完全成熟的,也曾因此打掉了很多树叶。如果不怕小虫,还可以摘到如樱花般绽放的红叶李(紫叶李)。满树的红叶在艳阳下随风摇曳,十分绚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代文思维导图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