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着的”行为主义

本期关键词: 行为主义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学派观点: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1.华生的行为主义采纳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一定会产生什么反应,他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巴甫洛夫著名的恐惧实验,表现出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eg:我们应该听过这样的情况,一名幼儿在不听话的情况下,老师就会用“再不听话,就把你关到小黑屋子去”,幼儿会因为恐惧而暂时停止他的这种行为,但是,这个小黑屋已经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即使他从来没去过这个小黑屋,他也会对其产生恐惧,以后只要一提到小黑屋,他就会产生恐惧。

分析:首先,一提到小黑屋,孩子想到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在一个又黑又阴暗的地方,没有任何人与自己一起,他感觉被抛弃了,对他产生一种刺激,或许他从来没去过这个地方,但这种刺激对他产生了不良反应,针对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达不到我们预期想要的效果,反之,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结论:巴甫洛夫的恐惧实验,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而且有时候达不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不太科学,我们应该审慎行之。

2.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由他提出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类型:

①正强化: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行为增强。

eg:在这里我想到我曾经带一个孩子,他长的特别帅,但是呢,特别不听话,但他每次吃饭吃得特别好,一次无意间,吃饭的时候,我挨着他坐,他就特别开心,一直炫耀,老师挨着他坐,自从我发现只要我挨着他坐,他就吃得特别快,每次吃饭我都挨着他坐,每次吃饭都是又快又香。

分析:老师无意间的行为对这个孩子产生了鼓励作用,他觉得老师关注自己,他就会强化这种行为,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结论:正强化在我们生活当中长见,人们都有一种想要得到别人肯定的意识,他人的肯定与欣赏会有效的推动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好的事。

②负强化:行为结果使消极刺激减少,行为得以增强。

eg:在我实习期间,我所在的班级属于中班,都说中班的孩子最难管,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年龄阶段,思维既没有大班孩子的成熟,但相比小班孩子来说,又相对淘气点。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之一,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对幼儿一天的活动至关重要,但我所在的班级,这一环节实现起来太难,每天一到午睡时间,辗转难寐呀,好像那个床上有刺,针对这一情况,想了好多办法,都始终无果,好吃的似乎对小孩诱惑挺大,园长答应他们,只要中午睡觉的小孩,下午就会有奖励,只要中午睡觉的小朋友,下午都得到了奖励,从此以后,午睡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分析:针对小孩中午不睡觉这一情况,拿对他们诱惑力大的东西来指引他们,只要睡觉的小孩,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而且保证会达到这一条件,最后这种不良的行为得以缓解,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负强化在我们生活中也常见,通过中止某种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③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

eg:曾听过这样一个例子,xx是个有礼貌的孩子,班里同学给他起外号,称他为“花猪”,他虽然感到气愤,但是不予理睬,装作没听到,而同学们喊他名字时,他则热情回应,渐渐同学们不再叫他“花猪”了。

分析:面对同学们的“外号”,xx采取不理睬的方式,使这一情况没有得到强化,慢慢的它就会消退。

结论:消退法,在行为治疗中,经常采用漠视,不理睬等消退法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如果一个正确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会消退。同样,如果儿童出现了不良行为,成人不予理睬和强化,它就会消退。

④惩罚: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

eg:惩罚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惩罚不同于体罚,惩罚是约束幼儿行为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惩罚,会使幼儿的不良行为得以制止。

分析:这种通过惩罚来控制儿童的行为,忽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学习的机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儿童的行为得以约束,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总结:①华生在心理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行为主义。

②他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③他强调对儿童的行为控制,忽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行为主义心理理论对我们生活有很大意义,它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着的”行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