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读书笔记一——如何区分科学和伪科学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读书笔记一——如何区分科学和伪科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名字有点俗,仔细一读,却发现收获满满,作为一本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它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让我对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及自己看过的其他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理学,更教会了我们去辨别科学和非科学的边界。

首先,它颠覆了我对心理学的认识。

提到心理学家,我们能列出名字的大概有这些: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阿德勒,可是很可惜,在作者眼里,这些名人并不算真正意义的心理学家,甚至他们还误导了大众对心理学研究的认识。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不算真正意义的科学研究,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又不能进行同行评议、不可证伪,单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最多只能作为哲学家,因为他们的理论是没有科学实证依据的。以市面上最火的弗洛伊德为例,在真正心理学教材中,他出现的次数很少,即使出现,也经常作为被批判的对象。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家还可以称得上哲学家,那么市面上媒体中宣传的大部分畅销书,例如九型人格,在例如左右脑区分或者手相学、占星术,甚至性格决定命运之类的说法,就是不折不扣的骗子了。所以,畅销书,看一看就好,如果把它奉为圭臬,可能会误人误己。

而我们看到的很多畅销书,更多的是个案研究,没有办法证伪,是一种马后炮似的解释,它并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个人的观点陈述,却不能简单的将之与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划等号,在作者眼里,这是对科学的亵渎。

其次,对于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科学界现在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完善的,但它却是逐渐趋于真相的。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纯粹思考或诉诸权威。观察很重要,但是非结构化的观察则有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比如,因为鸡叫了,所以天亮了。

再比如,因为服了某种药物,病好了。

简单的观察会认为鸡叫是天亮的原因,具有常识的我们会觉得混淆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关系很搞笑。但是再看吃药和疾病痊愈呢?

因为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因为身体自愈能力的存在,所以当某人告诉你他就是吃了某种药物身体好了,你是否也要尝试一下呢?

这也是我个人一直抗拒中药的原因,它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验证。在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它依然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它的有效性,那就十分可疑了。

二、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科学知识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个案中,应该是有统计学基础的可检验的知识。它应该能够对样本做出预测,而不仅仅是解释已经发生过了的事实。

当公众面对可疑的科学发现时,一个屡试不爽的标准就是,考察这些发现是否在得到认可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以及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

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但同行评审却是它的最低要求,只有经过同行检验了的知识,才有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第三、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在日托期间,给予结构化语言刺激的三岁儿童,与那些没有给予额外刺激的儿童相比,是否可以更早地做好接受阅读指导的准备”就是一个科学命题,因为在现有的经验方法之下,它可以通过实证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并不属于实证问题,因此也不属于科学问题。

对于科学家而言,可解问题意味着它可验证、可重复、可证伪。也许随着科学的发展,某些问题会逐渐变得可验证,但在现阶段没办法检验的前提下,它也最多算是哲学问题,称不上科学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读书笔记一——如何区分科学和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