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一生用自认为对的方式为别人着想,最后却忘了盛极则衰

吕后一生用自认为对的方式为别人着想,最后却忘了盛极则衰_第1张图片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记载:太后准备封诸吕为侯,就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冯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去世,赐给她谥号为鲁元太后,封她的儿子张偃为鲁王。鲁王的父亲就是宣平侯张敖。封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封齐国的丞相齐寿为平定侯。封少府阳成延为梧侯。接着就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又想封诸吕为王,先封惠帝后宫妃子所生的儿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阳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太后暗示大臣们,大臣们就请求封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同意了。建成侯吕释之去世,继承侯位的儿子因为有罪而被废除,就封他的弟弟吕禄为胡陵侯,做为继承建成侯的后代。二年(前186),常山王刘不疑去世,封他的弟弟襄阳侯刘山为常山王,改名刘义。十一月,吕王吕台去世,谥为肃王,他的儿子吕嘉接替为王。三年(前185),无可记之事。四年(前184),吕后封她的妹妹吕媭为临光侯,封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又封了诸侯王的丞相五人为侯。

我在上篇文章已经写过,吕太后是刘邦贫贱时的妻子,刘邦还是一小小的亭长时被吕公一眼相中将其下嫁,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照顾刘邦父母、庶长子等一大家子人,还要耕种农田(这是刘邦不做的);然后就是刘邦私自放走部分刑徒而被官吏追捕弃职亡命,沛县抓住了吕雉来顶罪,想想一个女人在狱中要经历什么?幸好管理监狱的小吏任敖,就是后来的御史大夫潜入狱中救了出来;再刘邦与项羽对抗被抓当了两年多的人质,一回来就发现刘邦身边又多了一个女人戚姬,而且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吕后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刘邦,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就这样吕雉的丈夫被抢了无能为力,还要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诛杀韩信、黥布、彭越等大臣,我估计她此时心里想的是:我还有一个已经是太子的儿子,我做这些就算是为儿子的未来吧!可戚夫人竟然要废掉惠帝太子的位置,有好几次都险些取代了,幸好有一帮沛县老人的极力诤谏和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才没有被废;最后高祖逝世终于可以发泄一下了,一开始也没想怎么样,只是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可她竟然不服软,唱舂歌希望寻求儿子的帮助,那就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先将她儿子召来干掉,再把她做成人彘,自认为儿子也和她一样介意好几次险些被取代太子地位,想让他也高兴高兴,结果惠帝接受不了也挂了,那就只有家族了,于是就将吕氏家族的人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她却忘了盛极则衰!吕氏一族被夷,大点的人物都被杀可以说跟她有直接的关系,过分的光辉很快就会暗淡下去的啊!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正中午升到最高的时候,那么它也就开始向西偏落下去了,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也就开始缺损了。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向其反面,没有永恒的完美。其实吕后一生用自认为对的方式为别人着想,为刘邦着想却忘了训夫;为儿子着想却忘了放手;为家族着想忘了盛极则衰,这些我以后再讲,吕后让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吕后一生用自认为对的方式为别人着想,最后却忘了盛极则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