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邓老师打 call
发展经济其实是最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想发财,不需要任何人督促。
对于大部分地方官员来说,如果经济出现问题,他们承受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幅增加。 这次珠三角、长三角不仅复工积极,而且在疫情控制上也做得很好。“发展经济是最容易的事”
疫情还在持续,但人们的紧张感已经放松。 这个时候,各地火热的复工潮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2月16日,东莞就包车从云南昭通接员工返岗复工。
佛山市长也公开承诺:绝不允许出现一家企业因为没有口罩不能复工复产的事。只要企业缺乏防控物资,提前三天向属地政府报告,我们政府就要帮你解决。
杭州跟劳务输出省主动联系,定制了一系列“务工人员返程专列”。
义乌对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助。
义乌还为能够拉来务工者的人力资源机构发放补贴。拉来5人以上补贴500员/人 ,拉来10人以上补贴1000员/人。非公企业录用首次在义乌务工者,每人补贴1000元。
……
此前我发表的《不要夸大武汉肺炎对经济的冲击》里就提出,对中国经济,短期其实没有必要悲观。即便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政府也会放松经济。而只要让市场发挥作用,企业能够很快弥补肺炎造成的损失。看到如此火热的抢人场景,我更加觉得短期不必对经济悲观。
珠三角、长三角的“抢人”大潮,一方面有中央要求地方尽快有序复工的背景;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政府自身也有很强的复工动力,企业、员工也希望尽快弥补经济停顿近一个月所造成的损失。抗疫很重要,但赚钱也很重要。
经济学家谢作诗教授说过,发展经济其实是最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想赚钱,都想发财,不需要任何人督促。只要让市场发挥作用,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火热的复工潮,完全印证了谢老师的看法。
有些地方的经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那当然是因为那些地方的官员观念落后,市场环境不宽松。
例如在有些地方,企业复工需要盖很多章。有关部门之所以让企业盖那么多章,不是因为那些章是必要的,而是这些部门为了甩责任。
地方官员的热情有没有让你惊讶?
最近,网上流传一张图片。根据这张图片,地方官员的最佳选择似乎就是消极复工甚至限制复工了,这是一个坏的“纳什均衡”。
但如果对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有深入了解的话,就知道,这张图里所说的“纳什均衡”,并不是对地方官员的准确描述。
刚刚过去的2月19日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23周年。邓小平在推动改革时,一再鼓励地方积极改革,“闯出一条血路”。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邓小平更是亲自视察,鼓励、督促、支持地方改革。改革家习仲勋主政广东时,也多次要求中央“放权”。向地方放权,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特征。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在获得放权的同时,也就有了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在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的困难远远超过今天。
大量中小型国有企业完全依靠贷款、财政补贴活着,当时号称“输血经济”。每天起床就是一大堆人等着县级政府、市级政府发工资。这些焦头烂额的经济事务,都需要地方官员去解决。
很幸运,由于中国有良好的改革方针,地方用几年时间,改革国企,引进民企,终于解决了这些难题,中国经济也迎来了2000年代的高速增长。
经济学家张五常、张维迎、钱颖一等人对地方竞争多有研究。例如,钱颖一在1990年代初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地方政府财政留成增加10个百分点,则该地方(省)的乡镇企业就业的年增长率加快大约1个百分点。
钱颖一曾说:“改革的成功是中央和地方的互动造成的。没有中央设立特区、放松意识形态的大方向和政策,地方政府不可能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广东、福建先走一步,大胆探索,改革也不可能如此成功。”
理解这些,就能够明白,地方自负其责已经成为惯例。对于大部分地方官员来说,如果经济出现问题,他们承受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幅增加。
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受处分。所以,地方官员并不像上图中说的那样,会选择消极复工甚至限制复工。他们会努力避免经济长期停顿,因为那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焦头烂额的问题。
过去曾经被广受诟病的“GDP考核”,其实也有着公众浓重的误解。公众认为,以GDP定升迁使得地方片面追求GDP。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地方官员来说,即便不是为了升迁,搞好本地经济也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并非所有的GDP竞争都是错误的。例如,这次的复工潮竞争,就是良性的竞争。
相信很多人会对这次地方政府的复工热情感到惊讶。惊讶也好,惊讶可以让人们加深对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有更深的认识,进而走对下一步改革之路。
珠三角、长三角是中国的未来之光
有竞争就有领跑者。 在这场经济发展的长跑中,谁将成为优胜者?通过这次复工潮,实际上大致可以看清中国经济在过去所形成的格局,同时,这一格局在未来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如前所说,珠三角、长三角抢人的表现远远比其他地方夺目。而在珠三角、长三角的比拼中,珠三角又相对领先。
据百度迁徙地图,从2月中旬开始,广东一直居人口回流省份之首,回流占比高达18.35%,远超过浙江(7.22%)、江苏(7.04%)。
东莞、深圳、广州三城市始终位居全国人口流入前三位。全国十大人口回流城市,珠三角占4个,长三角占3个。
全国十大人口回流城市,除了北京之外,没有其他北方城市。至今也没有看到北方城市表现出和南方城市“抢人”的雄心。
这有历史的渊源。南方比北方更早得改革风气之先。钱颖一曾经说:“比如说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邓小平十分英明,但他再英明,也要有地方可察啊!正是南方的几块市场经济的‘特区’,才使得1992年改革从低谷中重新启动。我1991年从美国回到北京的时候,看到那里很低沉,心里特别难受。吴敬琏对我说,你去南方看看就不会悲观了。我随后去了江苏、浙江、广东,看到的是完全另一番景象。”
可以说,今天的复工地图,就是40年前不同地方的人们的观念的折射。什么地方先改革,什么地方敢改革,什么地方就在经济长跑中胜出,并牢牢锁定胜势。
当然,改革后发的地方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毕竟,市场经济推动双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这次珠三角、长三角不仅复工积极,而且在疫情控制上也做得很好。例如浙江,累计1000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死亡病例只有1例。这是因为,商业带来更高的文明。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止至2月21日16点)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人类只能靠协作取胜,而商业让人们协作效率更高,公益心更强。同时,商业带来的丰厚资本积累、医疗技术进步,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抵抗病毒。
珠三角、长三角“抢人”的表现让它们对其他的地方的人更加具有吸引力。可以推测,未来人口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的趋势还将继续,这些地方将会越来越繁荣。
一个四川朋友说:“如果我要走出四川,那我肯定去浙江。”
如果你打算买房,你完全可以按照本次各地复工的表现选择买房的地方。毕竟,这些地方已经证明自己完全经得起考验。
热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