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成长感”的罗振宇

  • 2047字,建议阅读4分钟。

我们在《日课052 | 从0到1与从1到N》中提出了一个思考题:

在你的印象里,你觉得哪些企业把看起来无法标准化的产品给“标准化”了呢?

我的回答是:罗辑思维。

纵观罗辑思维的发展历程,的确非常符合我们所说的公司发展三部曲。而其最牛X的地方,就在于把“成长感”这一看起来难以标准化的东西给标准化了。罗振宇正是通过把“成长感”标准化,从而做成了这么大的生意。

首先我们要对不同事物的标准化进行区分。手机、电视机、汽车等属于非生命体的标准化,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拿到的商品不论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而对于生命体的标准化来讲——比如老师、主持人、服务员——“标准化”更像是一套方法论,不论是什么人,只要经过了这套方法论的处理,就可以提供给用户相同的价值感。

拿厨师培训来讲,无论培训出来的厨师做的是川鲁粤淮扬中的哪个菜系,呈献给食客的口味或是辛辣、或是清爽,只要都能给予用户“好吃”这一价值感,就可以说是这是一个标准化的厨师培训体系。

罗辑思维最早是罗振宇的自媒体平台。在这里他通过每天60秒的语音+文章,为用户提供各种全新的看待事情的角度。通过罗振宇独到的见解,用户往往会产生“哎,原来是这样”、“呀,还可以这么想”的“三观被颠覆”的感觉,进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新知”的快乐。罗振宇还不仅如此,他不仅仅是讲“what”和“why”,他还会讲“how”。如果你真正的按照他的方法论去实践,一定可以收获很多,实现快速成长。就算用户没有按照他提供的方法论去真正的践行,但只要听到了“how”,便会产生“成长”的感觉。这种“成长”的感觉不要太好,它会让用户觉得自己比没有听罗辑思维的人牛X,从而对罗辑思维不离不弃,粘性极强。

也就是说,罗振宇这个个体,通过知识分享这一手段,为用户带来了极强的“成长感”,这是他交付给用户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罗振宇走过了“从0到1”的创业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罗辑思维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在卖实体书以及其它小而美的东西。罗振宇卖这些实物的时候,本质上是一种网红经济。他首先通过知识分享吸引流量,然后利用用户对他本人的信任,为罗辑思维所销售的实体物品背书,从而把流量转移到实际的购买行为上。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罗振宇会投资papi酱。在这个时候,他的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网红经济中,他想打造网红联盟,通过这个联盟吸引大量的流量,然后再把这些流量引导至其它地方。

但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网红经济”的商业链条太长,首先要吸引流量,再把流量卖出去。自己相当于是一个中间商,转手的商品是用户的“注意力”。一个商业模式的链条越长,每一环节的损耗就越大,最终产生购买行为的人数就越低。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砍掉中间商这个环节,将效率最大化?

砍掉“注意力中间商”之后的商业模式就变成了现如今最火的——知识付费。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知识付费一定能成?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提高了效率。

转型的目的是挣更多的钱,“知识付费”一定要比“网红经济”挣得钱多才算做是转型成功。网红的时候可以卖书、卖本、卖笔、卖茶、卖大米,每周都可以卖不同的东西。转成了“知识付费”之后只能卖满足用户“成长感”的知识,这个时候只卖罗振宇一个人是不够的,还要卖别的“知识产品”才可以把摊子越做越大。

这便遇到了“从1到N”转型过程中的难题:你怎么把自己交付给用户“成长感”的能力完美的复制到其他的知识生产者身上?

2016年,罗振宇做了个东西叫做“得到”,这也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知识付费平台。在“得到”上,罗振宇为其他各行各业的牛人提供了知识产品标准化的加工流程,通过他的加工,所有的专栏作者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成长”感。通过牛人的聚集,得到为用户提供的“成长”感是多维度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史、科技史...

若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得到产品手册”,里面有着详实的如何批量加工“知识产品”的方案,此处我不再赘述。

在“得到”,罗振宇通过批量的提供满足用户“成长感”的标准化的“知识产品”,成功的完成了从1到N的转变。

更牛的是,他现在在做一个新东西:每天听本书。

我为什么觉得这个牛?因为它可以通过给产品“去人格化”,显著增加用户基数。

没有独立人格的产品或许不够有特点,但其最大优势是用户基数的显著增加。没有独立人格的产品就像是一面镜子,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产品,最终看到的都是自己。

人都是自恋的,这是人的本质诉求。面对一个只能看到自己的产品,任何人都不会反感。

你或许会讨厌罗振宇,或许会讨厌李笑来,或许会讨厌一切专栏的作者,认为他们唯利是图。但你没办法讨厌全世界的人,总会有一个人的思想是你认同的。而这也是“每天听本书”正在做的事情:总会有一本书是你需要的,如果你想高效率的找到它,那么来办理年度会员吧。

所有的个体人格,在“无限”的书籍面前都显得异常渺小,通过“无限”去除“有限”,正是罗振宇对产品去“人格化”的手段。假以时日,“每天听本书”必然成为得到app最吸引用户的功能,而其用户总数也必然随着“每天听本书”的逐步迭代实现再一次的爆炸式增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贩卖“成长感”的罗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