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 《名老中医之路》- 赵金铎 - 精在明理 知在成行

读书日期:2019-04-05
书籍信息:周凤梧, 张奇文丛林. 名老中医之路[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注意事项:博文中的标题是为了区分内容,思考后加上的,并非原文中有的。

母亲的话

老母亲对我说:“你能学个医生才好,既能治好我的病,又能成为一个百家可用的人。”

两位老人的话语

  • 第一位老人
    从何学起呢?我去请教本家的一位祖父,他是中医内科医生。老人淡淡地对我说:“你先去熟读《内经》吧。”听了他的话,找了本《黄帝内经》闭门死读起来,风雪严寒,烈日酷暑,无一日辍止。怎奈自己文识浅陋,其中大部分章节,百思不解。

  • 第二位老人
    为了解难释疑,使我想到本族伯父、老中医赵洛款。其人正直,学术造诣亦深。一日冒昧前往请教,言学医之志,致殷勤之意,敬请指示门径。老人听后很诚恳地对我说:《内经》本身不是强调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吗?《内经》教人,知医之道,要诵而能解,解而能别,别而能明,明而能彰。医之为术,易学难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依你的条件,开始自学《内经》是不实际的,应先读一些比较通俗、实际的著作。他当即将案头上的《古今医鉴》送给我,让我用心熟读。我异常感激这位老人的热心指点和慷慨支持,并依其指点,改弦更张,先读完了

    • 《古今医鉴》
      接着又学习了
    • 《陈修园七十二种》
    • 《万病回春》
    • 《寿世保元》
    • 《本草备要》
    • 《医方集解》
    • 《濒湖脉学》

    等书。方法一变,耳目全新,因这些书文字较为通俗,且内容多涉临证实际,故兴趣油然而生,学思也大大地长进了。后来又在业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读了四部经典著作。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理论知识菲浅,更乏实践经验,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钉子。纵然昼日认真临证,灯下翻书对照学习,修正治疗方案,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相当一部分病例疗效不佳。这使我感到,许多问题单靠书本是无法解决的。

寻师求师

暇读韩愈“师说”,深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之重要作用。知道要想解除疑惑,除认真读书,勇于实践之外,非得多方寻师求师不可。于是下定决心,不耻下问,无论老农村妪,凡能执方治病者,我皆视之为师。若村中谁家从外面请来医生看病,我便前往侍诊,趁机求教。并主动地随访别人诊治的病人,观察总结疗效,从中吸取教益。另外,还通过登门拜访、通信联系等方法,就正于高明。总之,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勤学、勤问、勤记、勤实践,以勤补拙,日积月累,数年功夫,受到很大教益,临床疗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巴斯德的话

......法国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的一段话: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

马克思的话

马克思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心得

回顾数十年学医、行医的历程,深感医之为术,学之易而精之难,行之易而知之难。欲“精”欲“知”,必须有一番据经以洞其理,验病以悟其义的扎实功夫。这里既需要谦虚好学的态度,尤需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为“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要从实际出发,学有专攻,熟读精思,不可朝秦暮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须知专则有进,杂则无成。

三条原则

  1. 读书宁涩勿滑
  2. 学贵不泥,用贵变通
  3. 行成于思,毁于随

荀子的话与学习方法

荀子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常引以为座右铭,并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规定为一粗、二细、三记。

所谓粗,就是无论学习哪一部医学著作,先要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神,窥其全豹。再找出重点,发现疑难,为细读打好基础。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许多医家,通过医疗实践,“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集我国秦汉以前医学成就之大成的一部医学巨著。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它涉及了当时的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乃至军事、农业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将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将人与自然视为统一的整体,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道理。不通读原著,就无法窥其全豹,理解全书的主要精神,也就更难发现和辨别其精华和糟粕之所在。

但只作全面、一般性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功夫精钻细研,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细。

《内经》与学习方法

我细读《内经》,采用了先纵后横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某一部《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他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别类地贯穿错综。

《类经》

是书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按照事理将《内经》的内容,分成十二大类,辨疑发隐、补缺正讹,而使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原始要终,因常知变,糜不殚精极微,秋毫无漏。

治学难题

在细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难题将人涩住,是顺口溜过,还是抓住不放?这是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

宁涩勿滑,扎实入细

如此例子甚多,不胜枚举。这不仅说明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同时也说明读书学习,宁涩勿滑,扎实入细之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是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1. 背诵警句及领会记忆其主要精神
  2. 写读书笔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粗见全貌,细抓规律,记在消化吸收,无穷反复,持之以恒,贯穿错综,磅礴会通,粗而不模糊,细而不支离,记而不死板,使知识成为有源的活水。在这方面,我做的很差,上述意见,也多是由教训中引出的体会,简述以供参考而已。

学贵不泥,用贵变通

在漫长的读学自学、寻师求教及广泛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使我十分信仰“学贵不泥,用贵变通”的道理。养成了根据不同情况,变通化裁处理问题的习惯。广泛地阅读中医经典及后世医家的著作,背诵其中的警句,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一环是师古不泥,咀嚼消化,在理解的基础上提要勾玄,由博返约,融会贯通。

中风

回顾对中风一病的学习及实践体会,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中风,在中医内科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医学文献中有关记载也十分丰富。纵观《内经》至《衷中参西录》二千多年间的文献资料,我发现唐宋以往,皆以“内虚邪中”立论,虽然病机中也提出了“内虚”,但将风邪入中放在了重要地位。

体会

数十年的临床蹀躞,使我深深体会到,理论上不学前人,临床上无方无药,则勾绳皆废,流散无穷;相反,若囿于经典,生吞活剥,势必思想僵化,困死于“必然王国”。

中医学基本理论

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营卫、气血、精气神、气化功能、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整体、宏观功能活动及生命运动形式基础上的,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在目前科学水平上难以用形态学的方法证明它的科学性。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百花齐放,流派竞立,各有千秋,往往使后学者产生望洋兴叹之感。

诊脉

仅以诊脉而言,诊脉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辨证论治及判断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依据。

  • 《黄帝内经》论三部九候之诊
  • 《难经》论辨三部九候于寸口
  • 《伤寒论》倡人迎、寸口、趺阳三部合参
  • 王叔和撰《脉经》以分体类象
  • 《濒湖脉学》又列别诸脉之体、象、相类、主病
  • 《医学心悟》以胃神根立论,不愧为精通脉理者······

其他名家,各有阐发,难尽列举。加之四肢阴阳之变动,昼夜寒暑之往来,脉气也随之上下,年龄长幼,性别男女,脉象也因之而异,复杂错综,变化难极。且书本上有关脉象的文字记载,大多形容抽象,令人难得肯綮。纵然读书千遍,心中了了,指下也在所难明。

感悟

业欲精,必明理;欲明理,必多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想精通某一门学问,必须掌握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

罗天益

罗天益说:医之病,病在不思。盖医之为业,生命攸关,临证辨治,务须胆大心细,行方志圆,不走偏、不猎奇、不掩瑕、不藏拙,谨守病机,入微思索。因为人体形同天地,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且地有高下,气有温凉,年分老幼,性别男女,体质有强弱之别,形志有苦乐之分,外感有六淫之异,内伤有七情之殊,故临床病情之变,数不胜数,慎思熟虑尚嫌不济,岂容草草行事哉!

不容疏忽

一九五一年冬,我已调县医院工作三年。此时,我从事医务工作也有十八年的历史了。尽管如此,偶因一时疏忽大意,几乎酿成憾事,此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反思

此例病人之治,首先失于乏术,再则失于欠思。由此可见,临证之际,识病遣药,必须多思,且思路要宽,多作反面假设以自询,察脉证之表现,明病情之缓急,观邪正之进退,定用药之参差,求准而不拘泥,求活务避散漫,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韩愈云:“行成于思,毁于随。”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矣。

结语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无止境,实践无尽头,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通过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学习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知识来源于勤奋,要勤就得不怕吃苦,就得有谦逊的态度。

  • 古罗马作家大加图说:“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 中国也有句古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些有益的格言,寓义何等深刻!

  • 马克思以其伟大的革命实践告诉人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庖丁解牛,目牛无全”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至理。

勤奋吃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学习不仅要勤,而且要巧。“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巧就是要有达到目的之正确道路和方法。这里,据我的体会,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者要因材施教,学者要因材而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宁专毋滥,打好坚实的基本功。

  • 哲学家洛克说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思考,临证也要思考。因为祖国医学是以宏观的整体为对象,形象思维和演绎推理方法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要想把握祖国医学的精髓,就非有一番贯穿错综、磅礴会通、端本寻支、溯流讨源的取类比象、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不可。医者,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的决心

党的中医政策,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医现代化的目标又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很多中医老前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争为“四化”作贡献。因此,我也决心将有生之年,贡献给党的中医事业,发扬人梯精神,为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状态而努力工作。同时也希望后学者奋发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和积累所用。所摘抄的段落仅符合个人特点,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全文。
  • 我爱好中医,尊重知识,疑惑此摘记之举是否侵犯版权。若有侵犯,敬请告知,自当修正。
  • 致敬于一切有着慈悲心肠,普救含灵之苦的中医前辈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摘记 《名老中医之路》- 赵金铎 - 精在明理 知在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