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教师被开: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

58岁的刘宏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这两天,他整夜睁着眼,情不自禁地翻看女儿的手机。看到别人发给女儿的微信《在兰州一所大学(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教英语的她,在患癌后就被开除了》,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涌。女儿刘伶利正是这条微信的主人公,可惜她永远看不到朋友发来的微信了。8月14日8点多,因为癌症并发心脏病,32岁的她离开了人世。(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患癌教师被开: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_第1张图片
患癌教师被开: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_第2张图片

32岁的兰州交大博文学院老师刘伶利,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是,夺去她生命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癌症,而且还有那份要命的开除通知书。试想,一个身患癌症的年轻女教师,她面对的不仅是自己不堪的身体,而且还要面对同样身患癌症的父亲,一家庭两个癌症,并且,都是晚期,这对一家人来说,已经被阴云笼罩。

而从经济能力上讲,这一家人由于两个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需要,已经走到了几近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为了节省治病花销,刘伶利已经将治疗支出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也将治疗方式简化到了极端。再坚强的人,也会有挺不住的时候,这不仅是因为沉重的病情,更是因为沉重的精神打击,而那份要命令的开除通知书,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在一个温情的社会中,总会有一道屏障来拦截不测的发生,至少这会是一种缓冲,而这种缓冲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希望,也会带来更多的实质性机会,那道屏障就应当是所在单位的社会保障底线。但是,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并没有给出这道屏障,而是在自己的教师最危难的时候,最需要单位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抽掉了这个底线。

尽管有了这道底线也不一定就能挽回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但那是一种法定的责任,是人在经过了社会化组织化之后的精神寄托。在现代社会中,人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周边环境发生着无数社会关系的综合体,每个人都是社会组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才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

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在刘伶利癌症晚期的时候,并没有给予刘伶利精神上的慰藉,甚至都没有看望过一次,这对刘伶利来说,已经是受到了校方的歧视,因为从人文角度来说,不管是谁在生活中陷入了困境,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单位都要前来探望,而这从校方工会职责来说,也是份内之事。然而,刘伶利癌症晚期的时候,校方竟然没有人来,是校方忘记了刘伶利了吗?不是。而是校方将心思花在了如何甩掉这个“包袱”上,就连刘伶利在外地看病,校都记得清清楚楚。但记清楚的目的,并不是要安慰她,而是要很很地甩掉她,果不其然,刘伶利在接到校方的不详电话时,正是在外地看病的火车上。

校方给予自己的教师以基本的保障,是校方的社会化法定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的推卸和制造借口都是对生命的不尊,而且更是对社会化组织规则的破坏,这样的非法行为,不应当是一所堂堂大学做出的事。另一方面,大学还应当是社会关爱和人文关怀的展示窗口,考取大学是每一个人的向往,因为在大学里不但能学到书上的知识,而且还会更深地领悟到大学里饱含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在大学里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位领导,都应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价值观的高地。

然而,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却给了社会一片空白,而且,这片空白恰恰显示出了这所大学价值观的凹地,面对这种反差,人们不禁要问一问:这所大学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患癌教师被开: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患癌教师被开: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