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你是我的缘 ——《为官师表范仲淹》

       

        缘分使然,让我走进了“书香凤城”,并有幸与《为官师表范仲淹》这本书结缘。得到它,我如获至宝,捧在手中,迫不及待地走进了一代文豪范仲淹的世界。第一次拜读,我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但随着作者运用大量鲜活的事例细致入微地来解读范仲淹不为人知的细节,我才逐步体会到原来千年以前竟有一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贤臣,我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层面了。

        第二次拜读,我放慢了阅读的脚步,每读一段文字,都会有不同的思绪在脑中盘旋,心中也似有所感有所言,与其把范仲淹当作古之圣贤,不如把他当成存活于我心中的有血有肉、铮铮铁骨、有情有义地鲜活的眼前人。

        当你拉近与范仲淹的距离,你会发现,他曾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虽然身世的不幸让他过早地失去父亲,母亲改嫁,然少年的不幸并没有扼杀他的才华,青少年时期那段苦读的岁月,不仅成就了一位“众人争睹皇帝新颜,而他独不见皇帝”的有志青年,也留下了一段“划粥断齑”的佳话。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他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心怀天下鸿鹄之志的范仲淹,从一个偏远小城的司法官起,开始了他一生忧国忧民、四起四落的宦海沉浮生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明知刘太后的心病所在,明知反对皇上废后是徒劳,明知上《百官图》弹劾吕夷简将不予待见,但他始终“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坚持到底,宁可落职,宁可失去个人荣辱,也要为正义而战。此等情怀、报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屡次被贬,但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他都会临危受命,永远是那个胸怀天下的第一人。元昊称帝挑战北宋的底线,范仲淹远赴荒凉的边关战场,亲睹了比荒凉更可怕的风景,地广千里而功亏一篑。他思绪万千,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聚贤重用,举贤纳谏,成为了一个让羌人敬服的长者,做到了“胸中自有数万兵甲”,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策略,换来了元昊的求和国书。

        每当你试图走进范仲淹的人生历程,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就会越发觉得,他的高风亮节、思想内涵、义善义举、远见卓识,无不让你惊叹。世间堪称完人的曾国藩是否也曾深受他的影响呢?他不仅个人文学修养有所建树,作品有真性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兴办在哪里的千秋功绩,着实令人不得不为之称赞。没有志存高远,远见卓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是不会有如此远大报负和善举的。

        面对这样一个堪称完人的古之圣贤,如今离我这么近,一打开书就能与他相见,不得不感谢作者思接千载、观照现实的语言描述,是他让范仲淹的形象在我眼前逐渐立体起来。范仲淹虽没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他虽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宋人中,有六位受过他的影响。他一生因谏言而多次被贬,后又多次被重用,这样一位正直、忠诚、宁鸣而死的千年传主,如果离开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写作风格,勤勤恳恳的写作态度,二十余年笔耕不错的潜心研读,接地气的语言细腻地娓娓道来,就不会有如此多维、立体的千年圣贤形象浮现于眼前。

        “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范仲淹秉承这样的为官原则,做到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并践行了一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树一代忠义之风,开辟了一条天下正人之路。现如今我们既然瞻圣人像,就应求古人贤。

        遇上范仲淹是我的缘,感谢本书的作者,让我从内心深处捕捉到一代圣贤的品质精髓和人格魅力。范仲淹的高贵品质已在我的心灵上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形象一直在我眼前回荡,即使合上了书,那一场场血雨腥风,一段段激荡的岁月,一件件难忘的过往,都似发生在昨天。我思绪万千,冲动使然,不写不足以表达我心头所感所想,不妨随着内心澎湃的波澜也发一次声,结下与这本书的情缘。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上你是我的缘 ——《为官师表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