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有声书《谣言粉碎机》

这是一篇绝对实用的科普类书籍,粉碎了特别多一篇信以为真的各种“专家学说”,特别是微信上的。

以下文稿来自有书

——· 本书金句 ·——

1.确实很少人能分辨一则消息是否属实,但每个人至少可以做到一点:在这个消息被正式证明属实之前,不要急于把它传播出去。

2.科学话语的专业性、奇怪的创作冲动、复古思潮的影响、由不信任引发的阴谋论以及逐利的商业动机随时都可能给我们平淡无奇的科学生活使一个绊儿。

3.人们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传言,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常常对自己缺乏直接经验和切身体会的事物都难免轻信。

4.人们所秉持和相信的那些谣言与错误观念,不过是他们试图追求确定、可靠、安全,并躲避风险的一种本能。


——· 核心内容 ·——

一、许多谣言通过混淆概念,来迷惑大众

谣言1:手机只剩一格电时,最好不要打电话,因为这时,手机辐射的强度是平时的1000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分析过程:

当手机只剩一格电的时候,根本不会影响到手机辐射的强度。

手机辐射的强度,其实是由手机信号的强度影响的,信号越弱,辐射就越强。

结论:谣言混淆了电量和信号这两个概念。

谣言2:新买的手机必须充电8小时后再使用,再次充电前,还要完全放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活电池,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分析过程:镍镉和镍氢充电电池,是需要“激活”的,这些电池是有“记忆效应”。

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并没有“记忆效应”,可以随用随充,随充随用。

结论:这个手机充电方面的误区,混淆了不同种类的电池。

二、有些谣言是商家为了谋利,而精心策划的结果

谣言1:专家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分析过程:

发表在《临床牙周病学杂志》上的实验。

实验一共进行了9周,每3周为一个阶段。9周后,研究人员把同一实验对象,在各个阶段的牙菌斑数量,进行了对比。

2000年和2002年进行的两项研究。

结论:如果牙刷并没严重磨损,且不影响使用,那么我们并不需要每3个月就更换它。

谣言2: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

分析过程:2007年,有一个研究小组,专门对服用维生素的大量样本,进行了统计。

结论:对于普通人来说,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而且,对缓解感冒症状、缩短病程方面,也没什么特殊作用。

三、阴谋论者也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制造谣言

谣言1:迷魂药引起的恐慌

分析过程:

类似乙醚、笑气、异氟烷等麻醉剂的作用方式,确实和谣言中的类似。

所有麻醉剂,都需要在密闭空间里,高流量的持续吸入,才能产生持续麻醉效果。

结论:让人一闻则晕的“迷魂药”压根就是不存在的。

谣言2:矫正近视的激光手术LASIK

分析过程:

这种手术是通过改变眼角膜的屈光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的。整个手术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10分钟,经历7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LASIK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只有满足条件的近视患者,才能做LASIK手术。

LASIK已经进行了20多年了,现在,LASIK的效果和安全性更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结论:LASIK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了,手术的风险根本没有谣言中说的那么恐怖,关于LASIK的各种谣言,其实都是阴谋论者散布的假消息。

总结:果壳的目标,并不仅限于辟谣,把正确答案给出来,它还想让人们知道怎样去寻找正确答案,虽然这条科普路漫长而又艰辛,但为了实现“人人有台谣言粉碎机”的愿景,辟谣的路,果壳会一直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有声书《谣言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