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 drink, and be merry.

人生本来就应该这样,及时行乐。

在电影《死亡诗社》[1]里,Keating说的是拉丁文“Carpe Diem”,本来以为就是 及时行乐的意思是,今天才发现本意是Seize the day,也就是活在当下,抓紧时间做梦想的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诱惑很多,外界很聒噪的环境内。就比如手机、网站本来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查询、学习,但和预想的总有相反的情况。比如当写论文时,明明是按着提纲节点,多花点时间看文献,然后思考,写自己的思路,但却总会因为微博上好笑的事、头条的新闻、关注的科技发布、甚至买买买等外界的信息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内心少了对一个事物的关注。其实,现在看文章都愿意看重点标粗、短而精、项目编号了的,而难以长期静心看一点当下的长文(虽然少有人写长文,但还是有不少的;长文的名著除外——因为有价值沉淀。)

不像从前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下的人,可以下乡,喂喂猪,然后经历了物质极其贫乏时候,也是慢慢坐下来,想想人活着有什么更高的追求,因为想要的东西不会有,就有点想象力了,同时也会有“坐无数年冷板凳”的心理预期,有点类似于“先苦后甜”。最近常常觉得,那个时代的人不太瞧的起我们这些年轻人,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么幸福甚至荒淫,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道德束缚。但问题是,也正是他们中的许多曾经优秀的人,现在阻挡着我们自由的前行。离我和他们那代人最相近的经历就是小时候的那种生活(后面再写一篇回忆),其实应该和他们一样,回忆那段生活觉得比起现在,心灵上舒服多了,可现实是,我们都不愿意回到那时。

今天是愚人节,也是正式开始写一些感悟的日子,标记一下。从前总爱专注于形式,比如什么笔好写,什么笔记本记事效率更高,什么软件更有趣而又浪费时间等,而仅仅只是在思想上意识到了行动的重要性。

早上回答了知乎上有人邀请了一个问题“如何改变写文章散乱的问题,以及如何强化自身写作条理性?”然后走出了第一步,就开始想,为什么从前一直不屑于回答,原因是没有好好想过一个问题,更不敢去尝试回答一个问题,这需要你为自己的言语负责。走出了第一步总归会让人思考很多,所以就借这篇文章,表达下为什么开始写长文,虽然功底差,思考的不深刻;以及在写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内心不够沉静,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的思考(按我的经验,如果3天后就是deadline,我是绝对不会想,也不会有这篇文章的,所以,压力往往逼我们创造,但我们却不爱她。);还有就是“Carpe Diem”的态度是对那些曾经用自己的努力拯救了自己而受了苦的,现在堵在我们年轻人的前行路上的人的态度,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底线态度。

现在是2016/04/01 12:42,节日快乐,感谢看完此文的人。


  1. 电影名是否应该加书名号? ↩

你可能感兴趣的:(Eat, drink, and be m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