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死而平等— 读《第七天》

看完《第七天》之后,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像是巨石从高处滚落,撞击大地上,留下难以平复的深坑一样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书中描写的是人死后的故事,很真实,也很荒诞.而死人用活人的语气说话,也显得很别扭,很滑稽。张鸣老师说:这个时代,真实就是荒诞,让人心痛,让人心酸。正如腰封面上的一句话: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我也开始懂得了余华老师在《第七天》里的良苦用心。

小说的第一天,杨飞接到仪馆的电话,他的火化的时间已经预约,但他孤苦无依,死后也没有人送葬,于是他就自己给自己净身,自己准备了殓衣、黑纱,自己悼念自己。故事从这里开始慢慢展开,逐渐带出他生前最后一刻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的爱情,他的婚姻,他的出生和成长,这种由死写到生的写作手法,给人感觉怪异并且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像是身处迷雾之中,望不见前路的迷茫,让人挣扎,让人痛苦,让人心酸。伍超卖肾为女朋友鼠妹买墓地,让人感动,也让人心酸。身患癌症的父亲,为了儿子离家去当年抛弃他的地方忏悔。这些让人温暖的东西,被现实给带走了。杨飞和妻子李青生前的相拥分离,死后相逢的相对无言;寒风中,坐在自家被强拆的房子的废墟上写作业的小女孩,只为了怕父母找不到她而担心,宁愿受冻,也不离开半步,而她不知道,她的父母因为暴力强拆永远地埋在了废墟之下;27个死婴被当作医疗垃圾随意扔在河里,医院、政府丝毫没有人道关怀;商场一场大火夺走了38条人命,而官方说死伤7人……这些人只是这个世界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就如同沙子落入水中,惊不起半点涟漪。

人人生而不等,古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两极对立。而现代更是错综复杂如蛛网,有时候连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冤屈无处可伸诉。文中的“我”心中涌动着对苦难的讽刺,对活着的幻灭和虚无感。活着怎能消解苦难和救赎苦难,活着怎能感受那一丝微薄的温情,方到死时才罢休。也许只有死了才能人人平等,可是现实告诉我们,殡仪馆也有普通区和贵宾区,有钱人坐沙发,穷人坐椅子.就连墓地也有豪华区的别墅型墓地,和一般的普通区的公墓之分。而有的人连普通区的都消费不起,他们死不起,他们死后得不到安息,那么,在灵魂不能抵达安息地之前,他们只有去到死无葬身之地了.也许,在那里才有尊严,在那里才能人人平等。一个安逸、和谐,如春风拂面,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悄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里没有谩骂、诋毁、权势和金钱的诱惑。在那样一个平和的世界里,人们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一个理想的、没有痛苦的世界。那是一个叫做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也就是人死后,没有墓地,无法安息,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游荡的人才会去的地方。

在浓雾迷漫的城市,没有白天和黑夜,有明亮的雪和暗淡的雨 ,我暂且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安逸、和谐,如春风拂面,那里的水在静静地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这样无家可归的亡灵就有地方可去了。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有墓地的得到永生。如果真的没有选择的话,那就做到“一滴水回归大海,一粒沙回归尘土”。没有归属的灵魂,走在被血浸染的道路之上,去往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他们最后的归属。

我记得余华老师曾在《虚伪的作品》里说过,他说:现在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而我认为《第七天》最接近余华老师最真实,最本质的内心。七年的蛰伏,铸就了最真实的《第七天》。

人人死而平等— 读《第七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死而平等— 读《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