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

Part1:一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老师

认识老徐是在15年8月,当时我们都是“我是好讲师”浙江赛区的参赛选手,虽说对于鱼龙混杂却藏龙卧虎的培训界来说,我们只能算是两只菜鸟,但内心却有份执着的孤傲,最见不得华而不实虚头巴脑的事。老徐霸气外露社交广泛,我低调内敛不隐奢华,两只臭味相投的菜鸟不自觉地就成了好友。

提到老徐是为了另一个人,一位在老徐口中靠谱的女老师。

记得是在四场初赛结束那天,我们两个天生高傲的菜鸟选手聊起了各场次的评委。这段交谈中,他提到了韩老师:

“第三场的韩颖老师点评很靠谱。一开始还是用三明治法来点评的,后头逐渐就犀利起来了。哈哈,一针见血,就该这样……”

虽然我压根就没看第三场,但却对这位叫“韩颖”的老师产生了浓厚兴趣。毕竟,让阅人无数的HRD老徐说靠谱不容易。

几天后,老徐问我:“我们几个约了韩老师帮忙磨课,去不去?”

“去!”

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_第1张图片
中国培训2015第三届“我是好讲师”大赛浙江赛区初赛第一场


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_第2张图片
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韩老师

Part2:你是缺技巧,还是眼界?

2015年8月底,在杭州某知名内衣品牌的公司内部培训室,我终于见到了韩老师,温和内敛的气质和娓娓道来的交谈方式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

没料到的是,她在点评指导时却是异常的专业和直接。

当时有七八位选手参与了磨课,我记得其中曹老师讲完她的参赛课题后,韩老师的回应是:

“演讲和培训是有区别的。你这是演讲,还是培训?”

老徐讲完,大家赞誉一片时,韩老师却说:

“……十分钟的时间,你的课题太大。清楚表达一个小观点,让学员哪怕只学会一点,也比什么都想说要好得多!”

我还记得,当时我讲得是“内训形式设计之访谈法”。讲完以后,韩老师对我的逻辑和讲解方式都赞誉有加。

都说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那我想,韩老师与我就属于注定要成为亦师亦友的。


在那之后,我、老徐、曹老师、徐枫抛弃了客套的磨课大队,组成了一个精英磨课小队。指导老师当然是韩颖老师了。

这个5个人的磨课活动,我们放在了一个茶馆,喝着茶、讲着课、彼此给到意见和建议。与其说是一次磨课,不如说是朋友间的探讨和交流。

磨课快结束时,韩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王超,你有大量授课和负责培训项目的实践经验。你的思维很发散,积累的方法也很实用。可你是否有想过是什么限制了你的发展?”

“现在的你,究竟缺的是技巧,还是眼界呢?”

“你需要走出自己企业的培训室,走出杭州,去上海这样培训行业更发达得地方去看看,去接触更多比自己厉害得多的老师……”


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_第3张图片
2015年的韩颖老师

Part3:我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

于是,在2015年的9月30日,我,一个常驻杭州的培训工作者,在压根不知道STA是什么的情况下,出于对韩老师的信任做出了让我日后不会后悔的决定——加入了STA(上海培训协会)。

By the way,和我同时同因入会的还有老徐。

同年的10月3日至7日,STA的顾宇老师在上海震旦培训中心开了“STA高级培训师认证班”。

我第一次因为“去听课”放弃了国庆假期,也是第一次不是用公司经费参加培训。在这场培训中,当顾老师多次提到:

“江湖派”、“不要躲在自己的舒适区”、“你是给比你层次低的还是层次高的讲课?”这样的话语时,我总是想起韩颖老师的那句话:

“你是缺技巧,还是眼界?”

在那次培训中,我因言辞犀利,还得了一个顾宇老师给的花名——小王飞刀。

也是第一次见到有那么多的从业更久的老师如此的谦逊,一边说着“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一边享受着别人各种飞刀丢向自己。

就在昨天,韩老师问我:“你认为我对你来说是一个什么角色?”

我毫不犹豫告诉她:“像是一条三岔路口的指向灯。”

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_第4张图片
“天字第一号飞刀”顾宇老师的认证班


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_第5张图片
顾老师和韩老师在认证班中指导学员

方向对了,路才不怕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超:我们缺技巧还是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