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共享经济”在中国全面火热了起来。从滴滴专车的成功开始,到最近几个月如排山倒海般袭击而来的共享单车的持续火爆,好像中国进入了全民共享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可以共享了。这到底是概念炒作,还是真的大家都看好未来?
据说摩拜单车已经进行了5轮融资,从校园起家的OFO小黄车也进行了4轮融资。现在的深圳,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摩拜,OFO,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几天又传来了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的概念,说是雨伞挂在电线杆上就可以分享了。尽管我不怎么看好这两个共享,想想也不可能有好的未来,但这些创业者的行为,还是吸引了不少风投的眼光,据说充电宝共享已经获得了首轮融资,雨伞则还刚开始。
有网友调侃说,未来的中国,也许真的有人会把老婆拿出来共享,资源综合利用嘛!想想虽然可笑,但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对这些瞎折腾般的互联网投机者,并未看好,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前几天,我的导师,深圳双剑破局的老总沈坤老师安排我练习写个文章,说是他认为共享充电宝和雨伞是一个伪概念,是那些吃饱饭没事干模仿共享单车弄出来的伪商机,远不如共享图书更有前景和影响力。然后跟我说了他大致的图书共享思路。
图书共享?我一听特别有感觉,这有没有市场呢?我觉得可行!因为书籍是一种刚性需求,而且价格不高。这个共享如果做起来,倒是一件利国利民利社会的大好事,同时也比起共享单车、充电宝和雨伞等要文化和高雅得多。
由于社会创业浪潮和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使然,现在很多人基本不买书了,甚至也很少读书了,原因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人也懒,读书更没有耐心了。大家都在微信上迷恋于碎片化的信息。有些确实爱读书的人也喜欢在网上读电子书了。
其次,很多人从书店买了书看完了,也放在家里没用,如果能参与共享,岂不是件真正的闲散资源再次参与共享的机会?譬如,我们可以联合国内的出版社和图书馆,及分布在城市街头的书报亭,打造一个图书共享的共同体。
图书共享者同样也要缴纳一定的押金,譬如说100元,然后就可以在城市各个共享点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了。租阅者按每本书0.5元或1元的价格支付费用,与共享单车一样,还书的时候才缴纳费用。
押金和收费租书的好处是,能够催促读者快速看完共享租来的图书,但如果是自己花钱买的或者免费租来的话,读者就会被天性中的懒惰占据,也许不会及时阅读。
图书有偿共享,会让租书者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和更多的阅读选择,从而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拓宽知识的阅读面,同时也使得读者不必再花那么多的钱把书买回家,读完后的书还回来之后还可以借给下一个读者,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那么书籍共享,需要怎样的一种形式呢?是完全由用户来贡献出来,通过软件来实现共享呢,还是走共享单车的道路由企业购买或组织书源实现共享呢。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种刚性需求,是真需求,像亚马逊,当当网就是靠书籍起家的,京东也是。
虽然目前我们手机软件就能看书,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养成手机看书的习惯,其次看起来太累,没有纸质的书籍看起来过瘾。过去我是不习惯用手机看书,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手机看书,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但手机看书做笔记比较麻烦,实体书做笔记就比较好。
图书共享另外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基本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自由流动,单车必须在一个城市流动,但是书籍可以跨地区流动。在深圳租的图书,如果出差到北京看完了,就可以直接还到北京附近的共享点。
书籍共享市场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是社会书籍可以共享,像中小学的教材都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另外有一个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大家会提高读书的效率。因为现在的书籍太贵了,厚一点的书都要七八十元,很多经济困难的人基本就不买书了。
而图书共享之后只需很少的费用就能看完一本书,这会促使很多人开始喜欢读书,毕竟读书对自己进步有帮助,同时,全国各个城市的街头出现越来越多的图书共享点之后,我们的社会面貌也立刻文化起来书香起来。
但图书共享之后那么多书店怎么办?这当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估计有些利益集团会抵制,毕竟动了别人的奶酪。像19世纪汽车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多马车从业者或相关的产业就开始抵制汽车的发展,有了汽车,谁还坐马车啊,马车就被淘汰出局了,那么有了共享书籍谁还会去书店买书啊!
如果真的开始图书共享,那商业模式该如何设计呢?首先是不是把全国的书店全部变成图书的分享点?把各个出版社的书进行分类投放,采用股份制的形式,谁投资谁受益,前期的读书收费标准是每本书每天一元,租借的多可以优惠,收取每本书定价的押金,可以形成现金沉淀,统一进行管理。
其次可以开发连接消费者和书商的专业软件“借书宝”。消费者直接就可以通过软件来充值和租借书籍,如果不想出门,也可以用邮寄的方式方便地借到喜欢的书籍,另外有这么多的用户数据,可以挖掘其他的盈利模式,在每本书的封面可以印刷广告,是精准的客户,这个收入也比较客观,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共享方式,并不是完全共享。
另外一种共享模式就是将陈列在各个图书馆的书和私人的整个社会的所有书籍进行网络数据化,也是采用软件的方式,消费者只要下载手机应用软件,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借到书,也是用邮寄的方式完成。
私人书籍应该怎么运作?我们的社会有大量闲置的书,假如有人将自己购买的图书分享出来,可以按照规定取得一定的收益,也可以直接被图书共享机构收购,总之这样一来,平时躺在私人家里的闲书,也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参与到共享体系中。
这种轻资产的模式当然运作起来比前一种要复杂些,但是他的社会效益就比较好,合理的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创造了经济效益和提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图书共享会在中国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读书浪潮,真正的利国利民啊!
图书共享是不是比什么充电宝和雨伞之类的动动要强大和前景得多?我要不是沈坤老师的指导,我也想不到图书也可以进入共享经济。今天我只是完成沈老师布置得任务,他是一个非常乐于分享自己创新想法的横向思维大侠,这个图书共享创意,就是沈坤老师的想法,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去尝试,并获得成功!
沈坤注:小蒙是一位来自西安的80后,高中毕业后在老家种地,之后又漂到北京干过家电销售、搬家工、厨师和保洁工等很多社会底层工作。但他又特别喜欢营销,并一心想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
2016年,他关注了我的横向思维公众号,又加了我个人微信,并专程从北京跑来深圳,渴望跟我学习营销。当时,我没有引起重视,就安排他到深圳一个朋友的公司里做销售,但很快因故离开,回到了北京。
今年年初,他再次向我提出想利用业余时间跟我贴身学习营销和横向思维,这次我同意了,然后他再次从北京来到深圳,以兼职打零短工赚来的钱当做基本的生活费,白天就到双剑公司,完成我设计的学习计划:书籍阅读、案例学习和创新思维专业训练,并参与创新和营销策划实践。
在公司学习了一个多月之后,我才了解到他真实的生活状况,为了让他安心学习,不再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这个月开始,公司将额外给他提供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以奖励他的学习热情。
几个月下来他的变化很大,能配合我搜集市场信息,参加头脑风暴和练习制作ppt和分析案情,今天又在我的安排下写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商业文章。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要我给他多一点学习任务,所以我就再给了他一个“app现状和未来”的写作主题。我相信他的写作能力也会很快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