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态度

突然想对文字影响人心这一方面说几句。

现代人看书的原因有哪些?

1.无聊生活的调味剂。可能会找一些轻松的书籍,可能是网络作者的yy小说,可能是某个著名作家的悬疑侦探小说,也可能是一本故事会等等;

2.兴趣。不是因为某种稍加强迫的工作或者学习上的书,可能是跟工作相关但是完全没必要读的书。人往往会对任务性质的东西有抵触心理,而此时若是看点与平时工作学习不相关的书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放松的快感。这部分可能是科幻,历史,纪实或者一些有意思的课题研究或者诗词都有可能;

3.跟风。最多的情况就是看到微博上某同发了一条“触及你内心”的一句话,然后了解了他的几本书发现“好评”如潮,于是买了一些因为名人效应而“有名”的书,心灵鸡汤居多,也会有各国的只闻其名未曾见过的名著名人传记等;

4.工作需要。这可能会提及一些专业书籍,但是也掺杂着类似“如何成为***的管理者”“二十天养成好习惯”“如何才能成功”这样的书。

5.别人推荐。优酷上有一辑叫罗辑思维的节目,会推荐一些鱼龙混杂的市场上精挑细选的书,然后顺便在他们的商城里提价卖,但是由于说话风趣,介绍生动,能激发人的兴趣点,我觉得可能卖得还不错吧(比市价高的我一般不会买。。。),当然也有可能是朋友送的或者推荐的书;

6.情怀。并没有讽刺的意味,是它原本的意思,我身边就有很喜欢看红楼梦的同学,里面的某个情节打动了他,他就会有无限感慨。也有很守旧的人,但是并不是不进取,只是对中华古文化相当推崇。这种因为情怀而看书,诗词的我相信并不是少数,只是他们并不会以“炫耀”为目的,他们低调的享受着自己的世界;

7.欢迎补充。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什么样的书是没有必要读的呢?什么样的书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呢?文字真的能很明显的影响到人的思想态度吗?

可能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时时刻刻在被周围的世界影响着,无论是习惯,思想,或者做事的态度。但是会有一刻我们确定了这个是适合自己的,我能把它当作是我独一无二的爱好,这是我的底线,我能保持这个习惯因为这样我会感觉很舒适也不会伤害到别人等等,这时候我们可能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以后有可能会动摇但是还是会影响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这应该就是文字积累——也就是思想灌输达到共鸣的时候,以后面对别的跟既定思维不一样的会发现很难影响到自己。

举一个例子。前几天我在里看到一篇文章,链接→你还没有重要到动用情商的程度罢了 - ,看完之后我会觉得很有道理,有些人就不应该把自己当回事,我可以选择不搭理,我也不会把自己太当回事等等看似偏激的想法。这几天我有时想起来这篇文章,我会思考一点:若是当时我看到的是一篇“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友好”或者“与人为善”“生命那么短,放宽心才能变开心”这样的文章,我会不会对身边的每个人微笑打招呼?我会不会觉得有些生命中的过客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是我听了那期节目写了之前简短的”关于道歉“,但是如果我接受到的信号是不能原谅所有不对的行为,那我会是什么态度?

偏激点的东西往往会抓住隐藏在人内心那个不安分的点,然后放大夸张让人得到共鸣,这样的文章会刻画一个很典型的形象然后让你自行脑补并顺利对号入座,但是你对号入座的那个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恶,不过看的时候哪顾得了这么多,痛快就行啦。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你可能会按照这样的态度来生活,直到你发现那个你觉得你不需要“动用情商”来对待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可恶”或者“不重要”。这一刻看过的那些偏激一点的文字就已经从生命里被delete,被pass了。循环往复之后,价值观就会慢慢形成。

设想一下如果我在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许因为从小的教育或者身边人的影响或者自己对儒家格外信仰(其实我本人是对道家极其推崇的),那我可能并不会看这篇文章,或者看过了也会不屑一顾,根本不会受到一丁点偏激的影响,所以价值观的形成,或者习惯的形成能让人不那么容易被动摇。

但我的意思并不是所有偏激的东西都是不可取。当一个人的某个阶段的价值观形成了,当他碰到触及自己底线的事情,就不会容忍,这种情况下偏激一点反而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印证。我觉得关于底线,特别是年轻人的底线,容不得一点让步与“算了吧,没什么”。

所以对人影响大的往往是那种能引起人共鸣的书,而仅仅是“瞬间共鸣‘的书会被历史淘汰,对人心有深远影响的则会被广为传唱。

那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找出那些能说出自己心里话的吗?是为了让自己知识渊博一点好去泡妞吗?是为了让自己快速成功吗?

答案当然是方便自己泡妞了。但是泡妞刚好只是看书的副产品而已,我们看历史看科幻看纪实看国外的发展史,能得到生活的借鉴,能看到古人的智慧,能学习科幻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用正常人的方式生活,用现代甚至未来的思维思考,再用古人的智慧为人处事,会不会让自己不再迷茫?即使不能泡妞(因为还要看脸),我们依然是快乐的。我们借鉴了别人的想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过程,要么就是多与不同的人交流,要么就是多看书。

什么样的书不值得看?古人说开卷有益,我觉得是对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需要看书就能解决的问题,但让人心安宁的方式可能只此一条了。如果要问什么书值得看什么书没必要看的话,我会说什么书都值得看。并不是我不会推荐书,只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建立完全是靠别人给他看的东西,那么这种价值观是残缺的。就像我如果没有看过成功学,我没有看过心灵鸡汤,我永远不会明白这种东西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我没有看过网络小说,没有看过悬疑侦探道士抓鬼科幻变态,我也不会知道哪些能是我的兴趣;我没有看过历史纪实,我也不知道哪些现实问题值得我关注,是环保还是保护动物,是文化遗产还是民生民意;我没看过武侠我就不会知道到底我是不是一个热血的人,而中国人的江湖情怀可不是因为看了蜘蛛侠或者大白小黄人。

本来就想随便说一两句文字对态度的影响,结果引出来好多要说的话。其实思想这种东西,必须要有文字的组织才会更成熟,写的过程中你会突然想到什么,你会突然有另一种领悟,而仅仅只有思想的话,一来不深刻,二来不能联系实际。所以最后顺便安利一个app:印象笔记,链接→你的工作空间

周五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