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热爱的科幻,是科学与人文的共鸣

这是2016年1月的一篇线上课程“作业”,里面谈及了曾热爱的科幻,就厚颜无耻地放上来了:)


也许这样评价自己有些厚颜无耻,至少在华师大呆的几年期间,笔者都认为自己的“科学素养”在文理医工兼具的朋友圈内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再加之念的是人文学科,虽说不敢造次,但怎么样“人文素养”也都处于平均水平吧。这种想法倒印证了这样一种观点:知识面越广,就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在自己的本行说话小心,处于外行倒毫无顾忌。

单看《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所设置的,无论是天体物理学、宇宙学,还是科学探险、转基因技术,甚至课程里没提到的机械制造、计算机编程等等,一直以来都有在持续关注相关技术与理论的发展,这是打小以来对世界运行充满好奇而在知识获取内容上留下的习惯。时至今日,基本能理解科学网站的新闻,也许还能就某个问题去搜集些资料,仅此而已。反观人文类,诸如关于汉字、城市文化、民主政治、国际外交、媒体、文学、哲学等等,都并不了解多少,只大概看过一两本学术书籍。但不同于科学的是,笔者如果要去深入了解某一门类,知道去寻找哪些经典的资料,知道如何去表达。

如此以来,这倒是很清楚地证明了为何笔者曾会热爱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小说大多需要建构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而建构的基础,除了作者的文笔下丰满的人物之外,它还依靠大量的科学理论去支撑。目前受到关注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与小说《三体》系列,都以极高的商业价值体现出消费文化对天体物理学有着好奇的特性。《星际穿越》讲述一群探险者穿越虫洞的关于时间旅行与平行宇宙的故事,包含着星际旅行、黑洞、相对论等概念,也包含了关于亲情、阴谋、绝望的人类情感;《三体》则描述了一个与人类文明迥异的“三体文明”遭遇而引起激变的故事,包含恒星运动、维度、开发太阳系等概念,也包含了社会学、战略平衡、心理战等复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如此复杂而又壮丽的场景,怎能不激起一个少年去拥抱它!

我们如何看到一个正在形成的黑洞?《星际穿越》给了我们一个无比美丽的影像——这是在现实的天文观测里未能观测到的——去欣赏。但它又是如此地真实,符合理论的预测。原来《星际穿越》聘请了黑洞这一领域世界顶尖的专家——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作为科学顾问。他还撰写了《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应该译作《星际穿越的科学》。《三体》中作者创造了一类物质——二向箔——一种透明的、可以随意进入任何物体包括人体的两维薄片,它真实的存在吗?中山大学的李淼教授写过一本《<三体>中的物理学》,内容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力学到弦论,从多维空间到黑洞,从宇宙的诞生到最后的终结……书中详尽地用现有物理理论对作者提出的设想做分析。笔者认为,幻迷们既喜欢这两部文艺作品,若还能去关注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对作品的了解自然会更深入。

是的,科学与人文有着如此紧密地交差。再反观这门课程,我惊讶于讲授都竟都是行业内的知名教授,他们立足丰厚的知识积淀,普及学科的基础知识,令听者十分感动。研究天体物理的束成钢教授给我们讲述《现代天体物理:恒星、星系、宇宙学》,我们目前拥有的天体物理知识,包括观测到的基本天体及其性质、我们的观测工具、恒星、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束成钢教授在课中提到,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它的未来有三种结束的模型,我们使用望远镜观察太空,那从数百亿光年传来的电磁波,实际上就是宇宙的过去。听来让我不禁想到波尔·安德森的名作《宇宙过河卒》。这是一个星际探险的故事,但是探险并不是故事的主题。飞船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重大故障,它无法减速,只能持续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与外部的时差也越来越大。船内一分钟,世上已千年。当他们终于可以维修飞船的时候,宇宙时间已经过去了数百亿年,走向死亡。飞船上的人阅尽了宇宙的历史。

许玲教授的讲座名叫《转基因生物(食品)与安全》,她在课上讲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转基因是否安全、目前的应用如何、如何评价等,最后提出转基因作物是可持续农业的根本出路的论点。这在当下的舆论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有着天然的对无法理解的事物的不信任。实际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比较而言,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对转基因是否有害的理解是比较浅层次的。更进一步,人们担心的是一旦政府或者大公司控制了作物的生长性状,人们粮食的未来将会掌控在小部分人手中,极大的权力将产生极大的危险。就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农业公司孟山都来说,它几乎成了消费者眼中最“邪恶”的公司。保罗·巴奇加卢皮的《发条女孩》也是我学生时代热爱的一部小说,它是一部对转基因技术有态度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东南亚的泰国,由于粮食产量锐减,导致全球滥用转基因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转基因的不可控制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崩溃,这使得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转移到了过去从未刻意重视的生物多样性上。种子公司将支配世界——作者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和那部传奇纪录片《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如出一撤。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科技发展和资本繁荣让我们过度迷恋自我,而忘记了反思和检讨。自我延续和自我毁灭?人类社会正站在向未来迈进的十字路口。

当然还有张树义教授开的《科学探险为什么》一课,它从哥伦布这位航海家着手,一直讲述现当代,讲述自己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的丰富而精彩的探险经历,令人叹奇。这简直直指科幻题材的最大门类——探险。最早的,可以从19世纪工业化时代的法国人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说起,小说讲述了几个冒险家乘坐一颗空心炮弹前往月球的故事。其后的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了《登月第一人》,小说中的冒险家们成功登月,如同西班牙人发现了新大陆和印第安人一样,冒险家们也在成功登月的同时,发现了月球人的存在。追逐星空的诱惑,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当然时光总会沉淀着思想,笔者如今已不再广泛涉猎科幻作品了,更加关注现实——过去。不再仅仅头脑风暴于科技将会怎样发展,而是反身向后,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如今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求用更广博的视野、更踏实的基础去认识世界。正好手上这本数学博士达纳·麦肯齐的《无言的宇宙:隐藏在24个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就很能体现笔者如今的心态:解释人类历史上影响科学发展的公式的含义、谁(如何)发现了它,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热爱的科幻,是科学与人文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