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窥尺犊,俯习寸阴——记青年书法家郑铁峰

郑铁峰艺术简介

郑铁峰,男,1971年8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青年艺术家委员会执行主任,现为长沙市岳麓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区文联副主席。受聘湖南省爱心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人和书画院特约创作书法家。书法作品先后获全国网络书法大赛一等奖、“雷锋杯”全国公益书法优秀奖、中国社区书画节优秀作品奖等全国性奖励十余次,经常入展省级以上书法展览,2015年入展“湖南省新青年实力书法家十人展”。

与铁峰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算来已有两年时间。记得当时也是冬天,去参加一个朋友组织的书法笔会,中间有一个总是认真地看别人挥毫泼墨,到最后才上场写字的人,就是铁峰。有人亲昵地喊他“铁哥”,也有人客气地称他“铁峰兄”。给我的第一印象有点文质彬彬,我本来就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第一次见面,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总感觉今后会在我们之间发生一些故事。今天,铁峰已经成为了我的好兄弟,我很高兴来写写他,介绍他。但对一个人几十年成长奋斗的经历和过程用单薄的文字来还原,的确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我力争使我笔下的“铁哥”能和读者更靠近。也许你也会和我一样,慢慢的喜欢上他的书法作品,慢慢的喜欢上这个沉稳、低调而又活力四射的青年艺术家。

在百度搜索郑铁峰,有这样一段文字:“郑铁峰,男,1971年生于湖南宁乡,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长沙市高新区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受聘为湖南爱心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人和书画院特约创作书法家。自幼喜好书法,工作之余临池不辍,工楷书、行书、草书。近年来专注临习二王及王铎行草书,用笔浑厚酣畅,书风豪放大气。楷书作品潇洒妍润,行草书作品兼具温润典雅、豪迈雄健的特点。书法作品多次入展省级以上专业书法展览,散见于各类书法作品集。”其实,这远远不能概括铁峰的经历、为人和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只能算是一段简短的介绍而已。

过去我也曾经介绍过其他的书法家,总拘泥于一些套话,套的是那一路的词,说的是那一路的事,外行读起来没兴趣,内行读起来泛味,如果换上同行的另一个人的名字,似乎照样不失真,有点太格式化。现代人有时追求换个活法,我也来一次换个写法,以求新鲜,对铁峰的介绍,我更注重的是追其根、求其源、探其轨。力求从人的发展客观规律去挖掘,让读者看懂看明,了解更多。

铁哥的父亲英年早逝,生前也是个远近闻名的“笔杆子”,喜欢写字、写文章。受其父亲影响,铁哥从小就对书法、诗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练字、读背诗文成了他小时候玩耍的重要项目。中小学参加的第二课堂也是书法课,他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诵读。父亲和老师循循善诱的启蒙及聪颖灵性的先天因素着实为年少时的铁哥后期在书法和诗词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使他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铁哥十三、四岁时,书法在学校就小有名气。

青年时的铁哥因为学校和工作单位都在岳麓山下,离湖南师大很近,经常有机会听到颜家龙先生的书法课,得到老先生精心指导。后来又专门进入庞中华老师在湖南开设的研修班学习硬笔书法。铁哥的低调在于,有一些经历,他从未谈起,我最近才在了解他的一些朋友处得知,他二十多岁就已经是省属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县级领导干部。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着他的才能和学识,为经济建设作出了他的贡献。也正是这一时期,铁哥经历了父亲辞世的悲痛和企业改制破产的苦恼。父亲因车祸不幸罹难,去世时刚过五十岁。因为国家政策要求国有企业退出一些领域,所在单位进入改制破产程序,铁哥率先响应号召,分流安置到政府基层单位工作。我佩服铁哥,他的意志没有消沉,他对书法、诗词的爱好更加坚定。在默默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更加爱琢磨,既琢磨做人的道理,也琢磨做学问的方法,勤学苦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淡泊求真的态度使他在书法和诗词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书法碑帖几百种,如何选择,这是需要眼力和审美定位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才能长久。从铁哥选学碑帖范本来看,也极具挑战性,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他都临过了无数遍。《兰亭序》千古不朽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心灵的真实追求,你看一群文人墨客饮酒赋诗、畅叙幽情,这样的欢娱,这样的放松,完全进入无我境界,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因此铁哥经常写出佳作恐怕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唐代的颜、柳、欧、李邕,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也都是学二王,从中吸取营养。铁哥喜爱原汁原味的东西,所以他选择王羲之《兰亭序》作范本是情理之中的。从铁哥书法艺术特点来看,我个人认为最显著的特色应该是秀逸、劲健、大气、天趣。秀逸是铁哥审美的主格调和个性追求,他不喜爱粗俗之人,不喜爱做粗俗之事,对书法艺术求粗、求野、求怪风格不热衷,故他选择秀美的创作风格,这和他的个性和审美心理是一致的;劲健是刚劲有力,骨气洞达的书风,构成一个力的世界。铁哥做事讲究直白,不喜爱绕圈子,因此,他的这种书风,同样和他个性是一脉相承的;大气取决于他做人处事学艺的态度,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相容,有容乃大。天趣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不管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还是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等都注入了一个情字,没情感没趣味的艺术作品,它是单调乏味和无生命力的。铁哥的书法作品笔画婉转、中宫紧缩,四维开张、布白匀衡,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灵气,如春风,似明月,茂林修竹、落花流水、人淡如菊、一派祥和。

铁哥近来多从魏碑、明清书法中吸取营养,增强用笔的多元性,结体的多趣性,布白的和谐性。注重吸取汉人的气、魏晋的韵、明清的趣,使书法富于自然性。如何把尚法、尚意、尚态的个性追求完美结合起来,正是铁哥苦苦探寻的路子,业已初见成效。铁哥如今已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还被推选为长沙市岳麓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区文联副主席,最近又担任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青年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铁哥热爱书法,现在又团结和凝聚了一批热爱书法和诗词的人们,共同为了文化艺术事业砥砺前行。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傍窥尺犊,俯习寸阴”,是铁哥的真实写照。或许,用他自己的一首诗来形容他目前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

占对吟诗酒一楼,平生也喜四方游。

曾经宦海沉浮累,更爱鹅池点画勾。

疾落徐收锋百转,浓烟淡水墨千流。

书中自有无穷趣,不羡谁封万户侯。

谈到铁哥对于书法的实践,他的方法首先是读。读帖是练习、创作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步骤,因为任何优秀的碑帖流传千古,必有其内在的蕴藏,我觉得铁哥在读帖上如此下功夫,其实是在挖掘、分检、提炼,把碑帖中的精华提炼为己所用。其次就是下功夫练,除工作、读书、交友外,铁哥其他的时间很大部分就是用来练字,铁哥每晚十二点以前几乎没有入睡过,精力充沛时他练习到深夜二、三点也是常事,这样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和酷爱,艺术上出成就是必然的事情。在实践方面,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交流。交流最重要的应该是来自二个方面:一方面去看别人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把自己的作品拿出让别人看。前一方面只要谦虚,腿勤和眼勤就可以了。而把自己的作品拿出去让别人看,让别人评头论足这是要克服心里屏障的。一般人,通常在第二件事情上把握不好,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不知道什么叫谦虚,开口吹得云天雾地,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中,老子天下第一,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有人过于谦虚,保守封闭,不善交流,失去很多交流提高的良机。我认为铁哥这二方面把握应该说比较到位。他深知“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铁哥的朋友圈中,不乏鸿儒大家,别人乐意帮助他,他也乐意帮助别人,你帮我,我帮你,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氛围谁都求之不得。

超越自我是铁哥的追求,要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他深知路是那么遥远,路上还有千山万水、重重叠嶂。面对窗外世界的诱惑,人要“眼不见、心不烦,耳不闻、意不乱”,潜心做学问,可不那么容易。铁哥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保持着一颗恒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我相信铁哥只要坚持守住本心,一心不动,能制万动,真正修炼到了这样一个地步,那时候我们所见到的铁哥将会更加光彩照人。

(本文作者简介:李运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义务教育书法教材教参编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长沙市书协秘书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傍窥尺犊,俯习寸阴——记青年书法家郑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