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苦的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

丁丁张说,人生对于人最大的教化,莫过于让他们接受人生设定。还有人说,别给人生设限。这两种都不是我,我过早的给自己的人生设了限,可这个设定,并不是人生给我的。

最痛苦的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_第1张图片

                                                                                                                        ——写于北漂第70天。

1.

夏末的时候,凉生拍了大西北照片给我看,天蓝草绿,一片辽阔,关键是构图漂亮,他的摄影天分是从高中就有的,那时候他拿着按键式诺基亚手机,在模糊的像素里定格了许多美丽场景。如今,他在从河南到宁夏的火车上,确切的说,是在去往新学校的途中,他如愿以偿开始读研,读的专业却结结实实无关摄影。

我曾不止一次问他,为什么不读摄影专业?这是你的天分,也是你的喜好。可令人沮丧的是,凉生也不止一次回应我:“这是个不能当饭吃的职业,还有,你不觉得现在做摄影师的太多了么?我是男生,要赚钱养家,所以我不能冒险。”似乎,他比我更沮丧。我继续我的说辞:“我有两个摄影师朋友在北京,也是小城市出身,只身北漂,他们过得很好。还有,做摄影师的人是不少,但是,哪一行不是人满为患?”他沉默了。

罗振宇说过,关于高考填报志愿,他给家长的建议是: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因为四年前所谓的“热门”,四年后已是明日黄花。这个时代,万物变更的周期不断缩短,速度猝不及防。与其在犹豫中守着小心,不如当机立断遵循初心。

最痛苦的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_第2张图片

2.

毕竟,我坚持写文章的这十几年来,耳边从不乏各种风声过境,早些年是“文章无用论”,他们告诉我,学理科比较容易找工作,或者学一门技术也是好的,写字不能当饭吃。这几年却变了腔调,他们告诉我:“现在写书的人太多了,竞争力好大,而且多数都没营养……”

对方的语气充满意味深长的了解,然而现实是他对图书生态圈一无所知,所描述的“现状”,大抵是听来的,可怕的是,这些论断往往在生活中口耳相传,以假乱真。在这样的情绪煽动下,所谓“初心”与“理想”,往往就成了不能触碰的禁区,它可以是拿来把玩的东西,却永远不敢与之相依为命,这就是我们可悲的小心与聪明。

直到后来某一天,文字实实在在成为我用来养梦与养命的东西。当我接连接到出版邀约,我亟不可待的与凉生分享这快乐。凉生说,以前觉得北上广很遥远,结果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去北上广了。以前觉得大家千人一面,毕业后发现,原来各有各的天赋与位置。

我看准时机与他重提关于摄影的梦想,我告诉他,一年前的今天,我还在四线城市不起眼的校园里孤独写字,每天骑着破旧二手自行车来回花80分钟去没有公交站的驾校练车。那时候,我离开上海的新媒体实习岗位,我的公众号还没开始做。师兄鼓励我好好写文,说每一篇都当做经典来写,未来说不定有机会出版呢!但这鼓励对当时我而言也只是鼓励罢了。尽管,除了写字人,我从未给自己预设过别的角色。

最痛苦的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_第3张图片

3.

丁丁张说,人生对于人最大的教化,莫过于让他们接受人生设定。还有人说,别给人生设限。这两种都不是我,我过早的给自己的人生设了限,可这个设定,并不是人生给我的。

凉生被我说动了,计划研二的时候学摄影。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努力未必成功,但一定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当时……那现在一定……”这是太多人惯用的句式,可生活里哪里有如果?以前,我是那种眼看公车驶过也不愿飞奔追赶那种人,怕万一赶不上,该是多狼狈啊。如今,我坚持毫无顾忌的北上,连简历都是来到北京之后投递的。

别再自我解嘲式的絮叨“那谁谁的成绩不足挂齿,若换做我的位置,我一定比他做得好”。凭什么这个位置就砸到你头上来?单论勇气,你已经输了。所以,别再说“我本可以”,这是个太悲伤的说法。

在抉择与犹豫中盘桓,就像在痛苦与后悔中二择其一,我会坚定的选择前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痛苦的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