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

【美】海姆.G.吉诺特 著  艾丽丝.吉诺特 H.华莱士.戈达德 修订  张雪兰 译


摘录: 第一章 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1.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

2.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痛苦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当我们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3.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4.和孩子的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者意见。

5.当孩子处在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建议或者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能够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6.不幸的是,不管是我们,还是孩子,都没有养成向对方敞开心扉的习惯,甚至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去感受。

7.父母不要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要去关心他们心烦意乱的情绪,帮助他们应付难题。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举动。

8.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曾感到伤心、愤怒、害怕、困惑或者痛苦。在这样情绪激动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人觉得安慰了。对我们成年人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要用关心的交流取代批评、说教和意见,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去给予孩子慰藉,帮助他们康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一套书,一共是三本,今日所读是第一本,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沟通与交流的问题,先摘录了第一章的部分内容。

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无处不存在沟通与交流,沟通发生在任何人与任何事之间,为什么有时候的谈话与沟通会让人心生愉悦,而有时候却又令人沮丧难堪,说到底就是一种沟通方式的选择。如何进行一段快乐的沟通,我想,每个人,不仅仅存在与孩子与父母之间,更存在于你、我、他之间,你们、我们、他们之间。

就在刚才,我把我摘录的内容给我的小外甥看(他已经16岁了),我问他:你觉得上面的话讲的对吗?有道理吗?你跟父母的沟通如何?他只说了句:没法沟通。我问:是什么原因呢?他说:说不清楚。

据我所知,很多情况下,我姐与儿子之间的对话通常都是以双方的最高音结束,母子双方根本都没有敞开心扉,去感受另一个的感受,使得沟通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还让两个人都不开心。因为外甥已经16岁了,按照我们的想法,他至少在某些方面,比如,理解、体谅大人方面应该或多或少懂得。但是,作为他本人来说,他可能觉得他已经16岁了,父母在某些方面或许可以理解和认同他的一些行为。比如他今天剃了个不太好看的发型,结果就受到了来自于妈妈、姥姥、姥爷的一致批判:不好看。所以,很多时候,沟通是无效的,甚至起到了更大的反作用,因为事情本身可能并不糟糕,但因为沟通方式不对,反而变的糟糕。

上文摘录中提到沟通: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孩子的行为。我想包括我们成年人在内,90%以上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行为来沟通,并不是针对对方的感受来沟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的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们是针对他考试的结果与他进行沟通,还是针对因为他这次没考好,心情比较失落的情绪与之沟通呢?如果我们只关心最后的结果,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孩子认为我们只是注重考试的结果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我们在意的只是考试而不是他本身。

摘录中还提到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在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会忽略孩子也会有情绪出现的。我们只是一味的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的情绪可言。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会有情绪,饿了会哭,不舒服了会闹,高兴了会笑……只是我们以惯常的思维认为,孩子还小,能有什么事。当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表现出伤心、愤怒、害怕、痛苦等的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很少能感同身受,反而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因为我们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理解不了孩子的感受,就会认为他们不听话。或许,我们换个角度,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一个视角去看问题,也许我们能对孩子多一份理解,也能让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有效。

为了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放低姿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她)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指责甚至惩罚。记住,任何时候,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摩擦,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做一个易于沟通,乐于沟通,善于沟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